提起农业机械,人们展开的联想往往是:一台冒着黑烟的拖拉机,“突突突”地在田里来回“奔波”。
但是,浙江工业大学校长张立彬教授和他的同事们,10多年来孜孜以求的梦想却是:在姹紫嫣红的花卉大棚里,一辆时尚、轻巧、便利的小型农业作业机优雅地穿行着,清扫、除草、播种、耕作……
今天,这样的美妙场景已经在中国农民的蔬菜大棚、花卉基地频频上演。3月28日上午,张立彬主持的《小型农业作业机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科研项目问鼎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而此时,他的科研成果已经“化”成四大系列20余种产品,销售到国内多个省市,并且出口欧美国家。
“如果把传统农机比作一辆大卡车,我们开发的小型农机就是高档的奥迪轿车。”与传统农机相比,张立彬开发的小型农机不仅小巧、精致,操作方便,而且环境污染少、噪音低、效率高,适合农民在蔬菜大棚等设施农业中应用。比如可用于开沟、整地、喷药、浇灌的多功能作业机,只有家用吸尘器般大小,采用单轮驱动,最小耕作幅度仅有16厘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面向三农的设备,一要功能好,二要价格便宜。”农民买一台机器,最好能派多种用途,既能除草、又能耕种,而多功能意味着小批量,小批量带来的就是高制造成本,这又是农民所不希望的。张立彬小型农机此次获奖的核心技术在于农机设计理论上的创新,他在国际上率先将可重构和模块化设计制造技术引入小型农机领域,提出了小型农机的可重构模块化设计思想。
“把相近的功能分成一类,用同一个模具来生产出不同模块,客户需要其中的几种功能,可按不同模块进行组合。”张立彬和他的同事为此苦苦探索,不知在实验室里熬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
问鼎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的当晚,奖状还没“捂热”,张立彬又在北京谈起了新的科研项目。第二天,他被正式任命为浙工大校长。校长、学科带头人的“钢琴”怎么弹?“首先是校长,其次才是学科带头人。”张立彬将八小时工作时间主要用于实现学校的宏观发展,把大部分业余时间奉献给科学研究。
“很忙,很累,但更多的是快乐。”张立彬这样描述他现在的工作状态,而他的平常生活也不失优雅。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地中海的旖旎沙滩,都是张立彬摄影创作的得意之作,他为工大学生开设的《风光摄影欣赏》讲座座无虚席。那天晚上8时,记者如约来到他家,而此前,张立彬趁着接受采访前的1个小时空档,还到网球场上挥了挥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