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堆放在路旁等待运销的春笋 |
这几天正是春笋大量上市的季节。昨天,记者在鄞州区横街镇看到,道路上不时有运笋的货车来来往往,刚挖来的春笋堆在公路边,质量不错的春笋收购价只有每公斤0.8元。而仅仅十几天前,春笋收购价每公斤就有2.6元。一贩销户叹息说,现在这样低的价格,不但笋农收入减少,我们搞运销的也赚不到钱。
从本月7日开始,全市春笋进入上市旺季。为平稳价格,市笋业食品协会在7日开出指导价每公斤1.76元至1.84元,8日为每公斤1.66元至1.74元,但这两天加工企业实际收购价平均为每公斤1.6元,数量达527.5万公斤。9日和10日,出台的指导价为每公斤1.3元左右,但加工企业实际收购价平均为每公斤1.14元,共收购602.5万公斤。市笋业协会介绍,实际收购价低于指导价是从来也没有出现过的,历年来一天最大的收购量为250万公斤,而今年一天最大的收购量达到325万到330万公斤,也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
为什么会出现春笋集中上市,引发价格下跌?市笋业协会认为,首先是气候因素造成春笋集中上市。从本月5日开始宁波气温迅速上升,到7日、8日创下31.4℃的记录。在此之前,因去年冬寒,竹笋水分过饱,而温度严重不足,笋芽都“潜伏”在泥土里。连续几天的高温,促使春笋“一哄而上”,造成短时间内春笋大量集中旺发。其次是加工企业准备不足。原以为今年春笋货少价高,因此有的企业存在“多收不如少收”的念头。而春笋进厂后必须马上蒸熟、剥壳,多放一二天就会坏掉。面对大量集中上市的春笋,因劳动力、场地、加工能力等的限制,一时间,不少企业加班加点还来不及生产,收购价就一下子跌下来了。此外,春笋购销还处于传统的随行就市交易,很少有企业与山农签订合同,购销大户也一般只是口头向农户承诺收购意向,一旦市场变化,受损的还是广大农民。
据业内人士估计,前一波春笋大量上市的紧张势头已日渐缓和,企业的加工生产基本恢复正常。而到目前,全市100多家笋加工厂还只完成收购计划的近一半。今后一段时间,企业还需继续收购。另外,到15日左右春笋可能又会再次出现集中上市高峰,企业要作好应对准备,农民可采用养毛竹、投放菜场、加工成笋干等办法避开高峰。
相关链接
全市有100万亩毛竹山,一般年产春笋10多万吨。目前全市有竹笋加工厂100多家,年收购鲜笋7万到8万吨。春笋被加工成“水煮笋”罐头,主要销往日本市场。全市水煮笋销售总值达3亿多元,去年笋农收入约97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