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平安浙江 > 重要文章和评论 正文
   

腾出低小散换来高大优—访绍兴市委书记王永昌
www.zjol.com.cn  2005年04月14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走在前列 干在实处 科学发展观在浙江 我说“腾笼换鸟”

  绍兴市经济多年来一直快速发展,势头强劲。面对良好的发展态势,绍兴市有没有“腾笼换鸟”的紧迫感,什么样的“鸟”才算“好鸟”,如何把“好鸟”换进来?记者日前采访了绍兴市委书记王永昌。

  王永昌说,绍兴市经济发展势头虽然不错,但同样面临着经济发展的“阵痛”,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换来高增长,潜在的隐患在宏观调控中已暴露无遗。我们深感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必要性,深感“腾笼换鸟”的紧迫性。早一点换,我们经受的“阵痛”就会轻一些,付出的代价就会少一些,发展的空间就会大一些。

  “腾笼换鸟”究竟该“腾”什么、“换”什么?就是要把“低小散”的“笼子”腾出来,把“高大优”的“好鸟”换进来。从绍兴市的情况来看,纺织这只“笼子”很大,占了经济总量的50%以上,当然其中也不乏“好鸟”。但低水平重复的现象依然存在,如印染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大部分企业亏损;织造业去年利润率仅为4.1%,创利的空间日益缩小。对那些产能过剩、经营粗放的企业,我们就应通过调整结构、产业升级等办法,把“笼子”腾出来,发展占用资源少、创新能力强、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真正推动经济发展从制造型向创造型转变,从创业型向创新型提升。

  如何腾出“低小散”,换来“高大优”?关键是要实施创新发展的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换来新的经济结构,换来新的发展体制,换来新的增长方式。最近,绍兴市正在开展经济发展的“十大创新”系列活动,目的就是要以创新作为发展动力,实现“一产提效、二产提质、三产提速”的目标,促使绍兴经济从投资拉动型、资源消耗型和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型转变。

  从制造型跃向创造型,从创业型跨向创新型,以“高大优”取代“低小散”,最重要的依靠力量是什么?王永昌说,是科技!

  今年,绍兴市将突出纺织科技攻坚和制造业信息化科技攻关,实施55个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和20个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并选择14家企业进行信息化示范建设,力争在改造提升纺织业、培育特色优势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实现“腾笼换鸟”,实施经济转型,政府要引导,企业是主体。培育科技型企业,是发展“高大优”经济的重中之重。目前,绍兴市正在着手制定科技型企业标准,扎实开展科技型企业培育工程。通过加快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建设,培育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型苗子企业;通过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培育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引导科技型企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示范企业。今年,要培育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农业科技企业1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争取突破100家。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周智敏

 网谈·时评 更多 
 图片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