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地税局公布了2004年度地税纳税百强名单,103家1000万元以上的地税纳税大户上了这一“光荣榜”。比起企业自己所报的产值来,纳税光荣榜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规模、实力,体现出对社会的贡献大小。透过这份百强名单,我们尝试着寻找温州产业的结构、规模及变迁的脉络。
房地产企业独占鳌头
在这份名单上,房地产企业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共有42家,而零售商业企业却难以见踪影,只出现温州菜篮子集团有限公司一家。
近两年,我市房地产市场持续“红火”,促进了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去年温州房价一涨再涨,给房地产业带来了更高的利润,推动了更多的房产企业进入了纳税百强榜。5年前,我市只有6家房开企业进税1000万元以上的光荣榜,所占比例为17%。而在2004年,这个比例上升到了40%。而在财政收入方面,因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非住宅房购房的一、二级交易频繁,房价迅猛上升成为契税的主要增长点,并屡创历史新高。
温州人的消费能力强在全国都是公认的,但2004年的纳税百强中却鲜见商业零售企业的身影,这显得有些不合理。目前,我市正大力引进外资,沃尔玛、易初莲花已分别和我市签约,将于不久后进入温州。这些国际零售业巨头也许将是温州未来的“纳税”大户。
制造业腰杆还不够硬
在这份光荣牌名单上,排名最前的是浙江省烟草公司温州分公司和温州燃机发电有限公司。这两家都是具垄断性质的企业,而在榜上,此类性质企业就达到了30家,涉及电力、烟草、电信等行业,成为了温州地税收入的最大来源。
温州作为轻工业制造业的生产基地,制造业企业上榜共有9家,唱大戏的是电气生产企业,其中正泰集团就占了3家,德力西集团2家,而且排名均比较靠前。华峰集团也占了2席,成为化工行业的“亮点”。报喜鸟集团“独自”撑起了温州服装的天空,成为为数众多的服装生产企业中唯一上榜的企业。总体看来,制造企业仍是偏少。在近年来的电力紧缺情况下,在纳税大户榜中的电力企业数量和税收额也增加迅速,去年我市共有温州燃机发电有限公司、温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温州电业局等6家电力企业上百强榜。
此外,纳税百强榜上,温州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温州分行、交通银行温州分行等商业银行占据较大的比例,共占据了7席,体现了较大的发展实力。
纳税大户五年增70家
税收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在这个排行榜里我们还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
市地税局表彰的2000年纳税光荣榜上,我市年纳税额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34户,而去年已经达到103户。短短5年间,我市纳税大户增加了三倍多,地税收入也从41.6亿元增加到124.4亿元。这说明了近年来我市地税一直在大幅度增长,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也说明了我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此外,在1000万元以上纳税大户中,第三产业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反映了我市经济结构合乎规律的发展趋势。当然,这个排行榜也反映了我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高新技术类企业和外资企业难见踪影等。目前,我市正花大力气进行“招商引资”和产业升级等工作,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这必将推动温州经济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