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房价术语这样晕翻你
www.zjol.com.cn  2005年04月15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预售价、基价、起步价、均价、一次性买断价,房价术语形形色色,一些无良房产商据此混水摸鱼,多少买房人在此翻船———

  买房时,你是否碰到过这样的情形:“××××元/平方米起售”,楼盘广告语中起售的价位理想得足以令你怦然心动;“我们这里楼盘的均价是××××元/平方米”,售楼小姐口中报出均价让你觉得尚能承受;千挑万选出一套合适的房子,一问价位却远远不是由均价所能估量出的范围;……

  关于房价的种种术语颇有让人眼花缭乱之感,但想买一套称心如意的房子,与形形色色的房价术语打交道在所难免。于是,买房人如何不被这些房价术语给考住就成了一门必修课。

  房价术语五个常见词

  细说“内涵”还其本来面目

  房价术语1:预售价

  预售价是商品房预(销)售合同中的专用术语,预售价不是正式价格,在商品房交付使用时,应按有批准权限部门核定的价格为准。

  房价术语2:基价

  经过核算而确定的每平方米商品房基本价格。商品房的销售价一般以基价为基数增减楼层、朝向差价后而得出。

  房价术语3:起步价

  某物业各楼层销售价格中的最低价格,即是起步价。多层物业,以一楼或顶楼的销售价为起步价。高层物业,以最低层的销售价为起步价。房产广告中常表述为“××××元/平方米起售”。较低的起步价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房价术语4:均价

  将各单位的销售价格相加的和除以单位建筑面积的和,即得出每平方米的均价。均价一般不是销售价,但也有例外,苏州个别楼盘营销中推出的“不计楼层、朝向,以××××元/平方米统一价销售”,即以均价作销售价,也不失为吸引眼球的营销策略。

  房价术语5:一次性买断价

  买方与卖方商定的一次性定价。一次性买断价属房产销售合同中的专用价格术语,确定之后,买方或卖方必须按此履行付款或交房的义务,不得随意变更。

  最热门术语———均价

  已不是简单的算术平均值

  “均价”是目前各家楼盘销售过程中,被提及最频繁的字眼。

  宣传语中的“均价”从何而来?来自上海的房产销售代理公司负责人袁先生给记者透了个底。袁先生告诉记者,一些开发商在楼盘推广时打出的均价,可能并不是这个项目现在推出的几栋楼的整体均价,而是其中“均价”最低的那栋楼的价格。

  参与过多个楼盘定价的某开发公司张先生表示,一个楼盘在推向市场时,先有“均价”,通过它来计算出每栋楼中的每个单元户型的价位,它是这个楼盘售价的平均值。用拟定的均价乘以每栋楼的系数,得出这栋楼的销售平均价。而每一个单元户型的价格,则是根据各个户型的不同定出系数,用这栋楼拟定的均价与系数相乘,再与每户的面积相乘,便得出一户的总价。一般来说,多层的楼盘接近均价的户型位于4层或5层;高层在6-8层,户型位置多为东、西向;一梯二户的多层楼盘单位面积最高价与均价相差5%-8%,高层是在15%-20%之间。

  许多买房人在看楼选房时,会有这种感觉,那就是用“均价”的价格,很难买到自己合适的房子。须知,“均价”仅是一种参考标准,具体的理想价格和房子品质,应该是在现实购销中定论。时至今日,“均价”已不是简单的最高价与最低价的算术平均值,而是发展商根据当前的市场情况制定的,以收回成本并获得利润的价格。

  避开房价术语陷阱

  买房人须冷静看房价

  不仅起步价、均价等常见的房价术语,限价、特惠价、清盘价等看似通俗易懂的名词后,也可能藏着陷阱。

  首先,“起步价”的定义缺少的是代表性,它一般指该物业内楼层、朝向等最差而价位也最低的那套房,大多是不规则房,底层、顶层房甚至半地下房,这些房的价位当然不具有代表性。许多房地产宣传语中打出的起步价给人一种最低的印象,以诱惑消费者,但详细一打听很可能这个档次的房早已售完了,只有更高价位的了。

  “均价”也大同小异。据业内人士分析观察,大多数被相对低的价位吸引来的购房者在对楼房、朝向、户型结构等进行了挑挑选选之后,其最后的购入价格会高出所谓的“起价”和“均价”很多,其价格差往往也会让购房者产生一种花大钱、住好房的心理感受,尝到甜头的房地产营销商们总是乐用此招。

  与其他术语相比,“特惠价”、“清盘价”更具有激发购房冲动的作用。高层销售价大都是从低走高,开发商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主动降价的。如果是开发商主动调低房屋的售价,这其中有时会暗藏玄机。如开发商在售房时称因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为周转资金,成本价出售积压房,并承诺后续配套设施很快完成,而消费者入住时往往会发现房子不仅质量低劣,水、电、气等附属设施皆未配套,而且开发商还要求购房者补交测温费、登记费、手续费、管理费等多项费用,否则不予办理产权过户。至此,消费者发觉上当要求退房,而开发商大多不予理睬。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叶辉  编辑: 何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