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平安浙江 > 重要文章和评论 正文
   

选商引资招“好鸟”——访嘉兴市委书记黄坤明
www.zjol.com.cn  2005年04月18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走在前列 干在实处 科学发展观在浙江 我说“腾笼换鸟”

  “‘腾笼换鸟’,既是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更是嘉兴落实省委‘八八战略’的必然选择。”嘉兴市委书记黄坤明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如果没有从‘捡到篮里就是菜’向‘选商引资’转变,我们怎么能通过优质外资带动,来打造全省接轨上海扩大开放的前沿阵地呢?没有扶优汰劣的政策和举措,又怎能建设环杭州湾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没有产业的合理规划和城乡的统筹发展,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先行之地自然也成为一句空话,更谈不上‘和谐嘉兴’建设了。”

  作为我省接轨上海的前沿阵地,嘉兴市去年实际利用外资10.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今年1到2月,实到外资1.84亿美元,同比增长25%。黄坤明认为,这些数字正是嘉兴通过选商引资招“好鸟”的效果。在这里,“笼”是有限的土地资源,“鸟”是优质的外资项目。“换鸟”就是变招商引资为“选商引资”,从“粗放”转向集约,从“笼统”转向专业,从过去的不计成本拼土地价格、拼优惠政策转向营造良好服务环境,着力引进关联度大的龙头项目、带动力强的加工项目、产业链和供应链长的综合项目。

  黄坤明说,去年嘉兴全市生产总值跨越千亿元大关,标志着嘉兴经济实力有了明显提高。150多个单体投资均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的引进,也说明嘉兴工业经济正从数量型向量质并举型转变。但是,地域小、人口多、资源紧缺、经济总量偏小的嘉兴要想成为经济强市,必须强化“地域有限,发展无限”的观点,腾出“笼子”换进“好鸟”,实现嘉兴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首先接轨上海、扩大开放要走在全省前列。抓住我省建设环杭州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机遇,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年”、“项目推进年”活动。在已有16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嘉兴的基础上,引导外资投向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大、产业带动强、资源占用少的项目,鼓励企业通过产业延伸、“以外引外”等方式增资扩股,力争全年增资额达5亿美元。

  依托国家出口加工区、省级开发区建设,构建区域竞争优势。在产业科学布局的基础上,引导土地、电力、资金等要素向省级开发区集聚。同时扩大对外贸易,培育出口大户,拓展国际市场。做好特色区域经济的“错位”发展,在“特中求强”。

  坚持引进“好鸟”和自主研发并举,推进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强化新产品开发中增强科技含量、提升附加值,以此提高各类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汽车配件、电子信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产业。发挥嘉兴港和内河航运发达的优势,大力发展临港型产业,提高重化工业的比重。遵循产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逐步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的新型投资管理体制,把投资的重点放到低能耗、无污染、高技术含量的项目上来。要着力推进民营经济从外延拓展向内涵发展提升,形成一批综合实力强的民营企业集团,培育一批高素质的优秀企业家,推动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水平。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 褚定华

 网谈·时评 更多 
 图片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