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在线特稿 | 媒体聚焦 | 图片报道 | 重要文章和评论 | 网谈·时评 | 相关背景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平安浙江 > 媒体聚焦 正文
   

从大海到陆地,从渔民到市民 舟山让渔民安居乐业
www.zjol.com.cn  2005年04月28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核心提示】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温克刚去年7月在舟山调研后提出:受中日、中韩渔业协定影响,舟山传统外海捕捞渔场有40%的海域永久性丧失,渔民作业渔场大幅度缩小,当前“三渔”(渔民、渔业、渔村)问题不亚于“三农”问题!

  撰写这篇稿件时,记者接到了曾采访过的舟山人钱大姐的电话:“上周六我参加渔民双转招聘会,现在有家酒店让我去做仓库保管员,一个月600元。”钱大姐开心地说,“离开渔船上了岸,离开渔村住进楼房,现在又有了一份工作,总算可以安心了。”此前,钱大姐已在家待岗了好几年,就靠丈夫出海打鱼的收入养活全家。

  现在,渔民提起“暖(人心)促(发展)工程”,心里就热乎乎的。

  离开大海,走进“希望”

  难题:哪里是失海渔民的“避风港”

  像钱大姐丈夫这样的渔民,一年至少有四五个月漂在海上,渔船就是他的家,离开大海,告别渔船,哪里才是“避风港”?

  随着舟山“小岛迁、大岛建”发展战略的实施,渔民转产转业,向大岛迁移的步伐不断加快。然而,放弃看家本领,渔民的就业、生活都难以稳定,特别是最早转移出来的一批渔民,大多是渔业生产经营亏损或发生海损事故后生活困难的渔民,要在短时间内依靠自身条件实现迁移安居,几乎是不可能的。

  [1]  [2]  [3]  下一页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记者 胡轶笛

 网谈·时评 更多 
 图片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