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首页 | 在线特稿 | 媒体聚焦 | 图片报道 | 重要文章和评论 | 网谈·时评 | 相关背景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平安浙江 > 媒体聚焦 正文
   

新思路新产业新优势 上虞企业调整结构实践探索
www.zjol.com.cn  2005年05月11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曾以注重技术创新而诞生过一批小型巨人的上虞企业界,眼下是否依然保持着那份创新激情?近日,我们在上虞企业采访时欣喜地发现,无论是过去的老典型,还是这几年冒出来的新面孔,在新一轮结构调整中,他们既保持了原有产业的活力,又积极拓展着新领域,开始孕育新的竞争优势。

  看看这些企业是如何思考和实践的,或许对处于调整中的其他企业会有所启发。

  要素瓶颈“逼”出调整新思路

  去年以来,普遍上涨的原材料价格,供应趋紧的资源要素,逼着企业去思考同一个问题,如何调整才能保持永续的发展?

  浙江春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言荣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因素逼着我们调整发展思路,但转变思路并不是否定过去的一切,而是利用现有技术积累,调整产品开发的方向,开发那些耗材少、节能、环保的产品。事实上,这一思路已在“春晖”的产品结构中得到了体现。通过技术改造,提高效率,已使拳头产品智能阀门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成为此类产品全球第二大制造商。同时,他们又抢抓西气东输的机遇,向新的高新技术领域进军。天然气输送过程中的城市门站智能控制体系的成功开发,改变了原先此类设备一直依赖进口的历史,也为“春晖”打开了一片新的增长空间和利润空间。

  新思路不仅体现在产品开发方向上,也体现在化解突出矛盾的途径上。遭遇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和电力缺口瓶颈的浙江星鹏铜材集团,及时调整发展战略,率先走出去,到铜资源充足的江西鹰潭市建立生产基地,利用当地的土地、电力和劳动力资源,去年10月就建成了一期工程,向上虞总部提供初加工产品铜管,使企业每吨电解铜成本节约四五百元,运输成本也下降了150元。同时,上虞总部则加快了产品升级,新投入的复合环保型铜管工程全部建成后,可新增5万吨高档铜管的生产能力,大大优化产品结构。

  立足优势拓展新产业

  不久前,省政府新批准了一批省级重点项目,其中就有年产2050万台小家电的东舜电器项目。这个总投资9.4亿元的项目,对于已经生产了10年灯具的浙江东舜电器集团来说,似乎是一个新产业。

  灯具的订单都来不及做,为什么还要投向小家电?董事长陈成尧认为,这是对企业现有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源。仔细分析,小家电生产所需要的配套企业,基本可以从原来灯具配套协作网络中获得,更重要的是,他们瞄准的是国际市场,而灯具的国际销售网络是现成的优势。唯一的制约在于产品的研发团队和技术工人。目前,公司已引进研发人员20多名,并与当地高职学校联合培养技术工人。围绕高档产品开发和生产,企业正加大研发和人才培养等瓶颈环节的投入。

  与科研院校开展紧密的技术合作,也使上虞企业在产业拓展中增加了一份底气。浙江大普集团与东华大学联合开发的高附加值纤维产品,进一步拓展了纤维材料的应用面。他们刚试纺成功的一种高弹性纤维,既柔软,又抗皱,还耐高温,弹性回复也很不错,国内外能生产的企业屈指可数,无论是市场前景还是利润空间,都是普通涤纶无法相比的。目前,大普集团正加紧让这一新品快速产业化。

  而一直以袜子为主业的浙江正元集团有限公司去年起投资数千万元,引进意大利织机,生产附加值较高的无缝内衣。在董事长倪煜旦看来,袜子做到5个亿的规模就到顶了,而无缝内衣的市场空间还很大,又是原有产业的延伸,技术上也比较接近,而且同样的销售规模,可以节省大量劳动力,正好破解企业当前面临的最大瓶颈。

  技术领先创造竞争新优势

  “做精,才有发言权。”到浙江华通集团有限公司采访时,董事长王苗通反复表达这一观点,“做精,才能变强,才能真正做大企业。”

  他所谓的做精,也就是技术上的领先。作为生产汽车塑胶配件的专业企业,“华通”为国内90%以上的汽车制造企业供货。去年这家企业研发费用超过2000万元,占销售收入的10%以上。这个实力,来自于产品技术的领先所带来的高额利润,有的零配件利润率高达700%。值得一提的是,“华通”没有一个销售人员,多的是技术研发人员。

  这些天,一家美国公司正在与“华通”谈合作,希望把合资公司的研发设计中心放在上虞,而把生产车间建在美国。因为“华通”不仅开发周期比美国快1倍,而且成本低3/4。

  在引进一流设备的同时,加大产品研发的投入,在产品的精、特、专上花功夫,正是上虞企业的竞争力所在。同样一块面料,经过浙江新天龙工贸有限公司加工,就会身价倍增。其背后是每年2000万元左右的技改投入,以及所形成的一流的印花、染整水平。而为了做精一根纱线,华孚集团从纤维、染色到纺纱,都设立了专门的研究所,并与国内外多家著名公司建立了研发合作关系,开发出了功能性色纺系列产品。他们的目标是打造世界级的“纱线王国”,进入全国纺纱行业前三强。

  “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华孚集团的这一经营理念代表了上虞企业的共同心声。在不断调整优化过程中实现创新,这也正是我们浙江企业赢得未来竞争的制胜法宝。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张燕 周智敏 通讯员 赵伟平

 网谈·时评 更多 
 图片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