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 台州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全县总动员大家都“解渴”
玉环多管齐下破解水资源短缺难题
www.zjol.com.cn  2005年05月11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最近,笔者来到玉环县坎门办事处最东端的东沙社区,只见居民王美珍家门口摆着半脸盆水,水面漂着白花花的污垢,水底是一层褐色絮状物。笔者问主人,这水还有什么用?40多岁的王大嫂告诉我们,这盆水是早上洗脸后再用来洗衣服的,洗衣后再沉淀,沉淀后可以用来拖地和冲马桶。坎门办事处妇联干部许声莲说:“在政府的引导下,我们东沙妇女人人都是这样节约用水的。”

  在东沙,笔者还看到一个特殊现象:这里几乎每家每户屋边都有一个储水池,池中有一条皮管或铁管与房顶一个用可乐瓶或铁皮做成的漏斗相连,房顶四周则做有集水沟。这样,碰到下雨天,雨水就会沿着集水沟,通过漏斗和管子,流到储水池里。

  水资源缺乏,是半岛县玉环天生的一条“短腿”。这几年,玉环县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严重干旱,给原本就严重缺水的玉环来了个“火上浇油”。居民喊“渴”,企业也在喊“渴”。

  为解决缺水问题,玉环县紧急投入4000多万元完成了联网供水工程,使全县的每座饮用水库都实现了联网,杜绝了自来水的“跑、冒、滴、漏”。同时,从2003年10月开始向温州购水,平均每天从温州运水1.3万吨。每购1吨水,政府就要贴补10元左右,一年下来要贴补近5000万元。

  面对居民喊“渴”、企业喊“渴”,走节水型社会的道路已是刻不容缓。玉环县县长陈伟义说:“县政府切实为群众解决用水难问题,这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体现,我们通过为居民‘解渴’、为企业‘解渴’,扎扎实实地为基层、为群众办事,同时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具体行动。”

  玉环全县上下齐奏“节水曲”,县委、县政府带头“领唱”。机关大院内,一个8年未用的水井去年被重新启封,并配套建起能储24吨水的储水池和10个总容量达10吨的水塔。如今,机关大院内除了食堂外,所有办公大楼的卫生间和洗漱龙头都用上了水井水,仅此一项,每天就可节约自来水20吨左右。

  社会各界也纷纷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措施,形成节水“大合唱”。在旱灾期间,政府鼓励群众和企业自筹资金、自找水源、自挖水井,齐心抗旱。用水大户“苏泊尔”公司还专门购进净水设备,自己净化水源用于生产。

  如今,走进玉环,你就会发现一幢幢建筑的房顶都有一个用于贮水的圆形不锈钢桶,在阳光照射下亮晶晶一片,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家住城关石井社区的罗丹女士,自家的房顶就有两个不锈钢桶,一个用于贮存自来水,另一个则用于贮存从自家水井里抽上来的井水。“除了吃的是自来水,洗衣、冲厕、拖地等都用水井水。”罗女士说。

  玉环县还出台了阶梯水价政策,鼓励节约用水。根据居民每户每月用水量的多少,该县实行三级阶梯式水价。第一级水量基数为每户9吨,按基本水价收费,确保居民基本生活用水;第二级水量基数为9吨至15吨,按基本水价的1.5倍收费;第三级水量基数为超过15吨,按基本水价的3倍收费。如遇丰水期,则适当放宽水量基数。其结果是节水效果明显,一般家庭用水量比过去减少30%左右。县自来水公司经理介绍:“尽管人口在增加,但因为采取了阶梯式水价等办法,目前的用水量同3年前持平,甚至略有下降。”

  推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也是玉环县节约水资源的重要举措。该县在投巨资对玉坎河进行治理的同时,投资近1亿元建起了污水处理厂,将玉环、坎门截污干管的污水通过泵站提升水位送到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后,通过单独管道回放到玉坎河和天开河的源头,日回用量达2万吨。更可喜的是,玉环县正着手承担省水利厅的重要课题——亚海水(介于海水和淡水之间的水,主要取自滩涂水库)淡化研究,于去年11月在玉环净化集团厂区内建成“亚海水淡化”技术实验站。目前,该实验取得了可喜成果:经权威部门检测,经净化、淡化处理后的水,各项指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大规模的“亚海水淡化”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该县已计划在漩门二期库区建设亚海水淡化厂。

  题图:污水处理回用后的玉坎河。洪卫钟光伟摄

  编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省许多经济发达地区都遇到资源短缺的问题。资源短缺怎么办?玉环县倡导节水的做法给我们以启迪:花大价钱引进资源,必然会提高社会运营成本;而倡导节约观念,打造资源节约型社会,政府花的钱少,群众得到的实惠多。在创建和谐社会中,这种做法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值得大力提倡。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 洪卫 县委报道组 钟光伟   编辑: 何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