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首页 | 在线特稿 | 媒体聚焦 | 图片报道 | 重要文章和评论 | 网谈·时评 | 相关背景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平安浙江 > 媒体聚焦 正文
   

安静小区如何运转杭州首批试点小区御跸苑见闻
www.zjol.com.cn  2005年05月17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构建和谐社会的100个民间样本——第38个

  新闻事由

  “安静使者”,记者在杭州御跸社区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时觉得特别温馨,“社区还有这样一位美丽使者吗,能不能见见她呢?”当记者走进这个宁静的小区后,才发现温馨的“安静使者”,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热心社区工作的一群人,他们的任务就是为整个社区创造一片安宁。2005年2月18日,御跸社区御跸苑小区通过了杭州市环保局的试点验收,成为杭城首批8个安静小区之一。为了使安静小区安静下去,社区发展了20多名环保志愿者,他们被称为“安静使者”,其任务是要让这个被汽车警报器噪声、菜场吆喝声、装修噪声充斥的居住小区,变成一个鸟语花香、惬意盎然的诗居之地。创建易,保持难。在得到“安静小区”的荣誉后,“安静使者”们并没有松口气,反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维持社区安静氛围的工作上。现在御跸社区的楼道口、停车场、商店前,会不时地出现他们的身影。而这些身影,也被御跸社区的居民们亲切地称为“噪音吸附机”……

  “安静使者”在路上

  走在绿树成阴的新横河畔,踩着脚下的落叶,听着此起彼伏的鸟鸣,看着居民在河畔公园甩甩胳膊、散散步的样子,感觉有一种宁静扑面而来。

  虽然御跸社区有着这种天生的自然安静优势,但以前小区居民的安静意识却很令人担心:每当打雷时,私家车的报警器总是撕叫着,十几分钟不停;深夜里大家都熟睡了,哪家萨克斯音乐声却越拔越高;而像装修、宠物、商店等噪声污染,在居民们看来,则是最正常不过的现象了,大家都不把这些作为污染看待。

  不过,2004年8月5日后,情况改变了。这天,御跸社区的15名“安静使者”上岗了。“安静使者”不分年龄大小,既有由少先队员组成的“环保小义工”,也有年逾花甲的老教授。年龄不同,却有着同样一分对社区工作的热爱。

  “安静使者”一上路,很快向居民发放“创建安静社区、营造生态文化”的倡议书和写有“开门轻一些,上下楼梯慢一点,保持安静,人人有责”的绿色温馨提醒牌,同时还编写了“安静小区十做到”的歌谣。很快,居民们都意识到,原来大家的生活,离安静还差的那么远。

  及时补绿吸噪音

  御跸社区本来有大小树木近两千棵,考虑到树木既可美化环境,又可吸附噪音,因此社区每年春季都要及时补种新苗,形成立体绿化网。

  种绿和养绿都需要有专人护理。“安静使者”中有几位老教授,利用所学知识义务为树木分类和挂牌。其中有一位老教授查书校对资料一共8次,认真仔细的工作精神感动了许多人。

  由于安静小区的创建是以生态建设为主,每年“安静使者”都参与植树近百棵,品种也很齐全,以四季常青,花季长的树木为主。像现在的春季,社区就种了一些茶花,争取做到“月月有花”。

  警报器乖了不少

  张大伯对小区里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很有意见:私家车的防盗报警器碰上人为原因时要尖叫,碰上打雷、放爆竹或宠物碰撞时也会狂叫不止,这在寂静的深夜尤其让人讨厌。“难道就没有人管一管这个事情吗?”张大伯对“安静使者”唐瑛问道。

  唐瑛得到居民意见后,马上开始着手调查。在小区停车高峰时,她总是走到车主身边,跟他们商量能否不打喇叭,能否把防盗警报器关掉。但一开始并没有人听她的话,唐瑛最后邀来下城环保局召开了面向所有机动车主的协调会。但就是在会上,很多车主仍不赞成卸掉报警器的做法,说车子万一因此出事,谁来负这个责任呢?

  在会上的争议陷入僵局时,唐瑛向车主们读了封一位居民写来的信,这位睡眠不好的居民,本来指望搬进御跸苑小区后能过上安静的日子,但没想到却是私家车上的防盗警报器,让她的夜晚比白天更加难过……

  这位居民的呼声感动了在场的车主们,有车主提议,大家把车里的警报器换成有静音功能或是“小嗓门”的,可以让双方都满意……安静小区前的第一座大山,就这样搬走了。

  噪音源头搜个遍

  “噪音”无处不在。社区道路上的窨井盖、居民楼道里的声控灯也是噪音源。

  “安静使者”在经过一些调查后发现,一些窨井盖一般以水泥为主,车辆通过时会有很大的声音。安静使者建议,在今后社区道路新建或改造时,要引进新材料,实施添加橡胶粒、多孔新型沥青等吸声降噪材料的试点工程,从源头减轻噪音强度。

  楼道声控灯的问题比较难办,只有对老式楼道现有的声控楼道灯开关,以后全部改成触摸感应式开关,这也就避免了住户上下楼梯时“狠狠”地跺上一脚或高声喊上一声所产生的噪音了。

  创建安静小区的想法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形成安静小区后更要加强长效管理,制订出系统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如《浙大御跸社区居民防噪公约》、《浙大御跸社区创建生态社区工作例会制度》等,定期检查和督促,使安静小区管理制度化、经常化、长效化。

  噪音随时随地会产生,安静使者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过,热心社区工作的“安静使者”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噪音再大,总比不过人的力量大。

  装修户难为情了

  2003年底,一位姓毛的老教授激动地走进社区办公室,举报小区内一个住户为了赶工,经常半夜还在装修,烦人的电钻、电锯声,吵得隔壁邻居根本无法入睡。

  安静使者随即出马,和一些正在装修、准备要装修的住户进行沟通,向他们介绍了建安静社区的要求、传达了周围群众的意见、宣传了有关防噪音的条例,最终那些住户们愉快地接受了社区的劝导和建议,并达成一致意见:晚上8:00以后不再装修,尽量还居民一个安静的居住环境。

  说到这里,社区章书记还给我们举了一个装修户被社区干部感动的例子:一装修户一开始不怎么同意社区建议的作息时间,社区干部也不急于让他表态。后来有一天干部无意中了解到该住户为一屋子的装修垃圾犯了愁,干部马上从环保部门联系了一辆垃圾车帮他清理掉。垃圾清理完后,该住户也欣然接受了社区的建议,“不好意思”半夜施工了。

  小菜场守规矩了

  社区的范阿姨本来就有点失眠,每天总是要在天露鱼肚白时才能眯上一会。可是从去年四月份开始,范阿姨彻底失眠了,因为她家楼下开了一家小菜场,每天大清早就吆喝卖菜,而到了半夜三更,别人要休息了,他们又开始卸货了,开拉卷闸门声音很响。范阿姨多次向社区和物业公司投诉。

  接到投诉,社区当即发动由少先队员组成的“安静小使者”,到社区的店铺发放《少一点噪音,多一点安静》的倡议书,劝导商家把音响的音量开小一点,卷闸门拉慢一点,减低噪音对居民的影响。对于屡犯不改的经营户,社区则协同下城行政执法中队对其发放整改通知单。通过多次协商,社区和经营户达成一致意见:早晨7:00前、晚上9:00后,一般情况下不营业、不卸货、不高声播放音响。

  让小区安静地运转

  生活在城市里不可能没有一点噪音,尽管它也一种污染。但我们至少可以让我们居住的小区尽可能地安静些,让我们的小区在安静中有序地运转。因为环境质量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而安静则是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生活的小区里不少是不安静的。

  假如仔细去观察一下会发现,影响我们居住质量的噪声污染大部分是人为的。例如乱放鞭炮的陋习。虽然政府有禁令,除特定时间外是不能放鞭炮的,可乱放鞭炮的人还大有人在。而且现在有些人放鞭炮还选时辰,半夜两三点钟也会在小区里放,吵得整个小区不得安宁;还有汽车喇叭声,车辆进入居民聚居的小区应缓行,这点规矩做驾驶员的都知道,关键是看驾驶员心里是否有他人。至于报警器,虽说各有各的理,但据我所知,它能否起到大作用还真难说;还比如家庭装修,假如装修方能与邻居主动沟通,避开邻居休息时间,照顾一下先住进去的人,那我想,邻居也不会苛求到不让你装修的地步。还有,搓麻将大声喧哗影响邻居,邻家小孩练琴让隔壁邻居不得安睡;施工单位不按规定日夜施工,等等,这些我们生活中时时碰到的噪音,都是因噪音方不太顾及他人感受造成的。或许有些人会认为:我在家里大声喧哗是我的权力。但你是否想过,你的行为已影响了他人的安静权。

  如今,国外有些城市已经提出“让城市安静运转”的口号,安静已日益成为居民生活的要求。因为我们需要一个可以安心休息的家园,而且,拥有安静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力。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通讯员欧阳艳梅 张翼 记者叶玉跃 叶涵

 网谈·时评 更多 
 图片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