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首页 | 在线特稿 | 媒体聚焦 | 图片报道 | 重要文章和评论 | 网谈·时评 | 相关背景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平安浙江 > 媒体聚焦 正文
   

温州反腐再出新招 处级干部登报许下廉政承诺
www.zjol.com.cn  2005年05月18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平安浙江千里行

  【核心提示】“公道正派用人,坚决杜绝跑官要官现象”,“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吃的不吃,不该去的不去,不该要的不要”,“把好家门,管好配偶、子女和亲属,决不允许他们利用我的影响谋取私利”……几天前,《温州日报》显著位置刊出廉政承诺,引起温州各界广泛关注。这是温州10位县(处)级“一把手”首次以登报形式,发出廉政承诺。

  温州市纪委有关负责人昨天表示,公开廉政承诺是构筑反腐倡廉惩防体系的一种新尝试,目的就是让“一把手”的廉政承诺公开化,接受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监督。

  在此之前,温州采取严刹“变味”考察、公车贴标改革、“一把手”家属培训班等等,刮起一股干部队伍廉政建设和监督的热潮。

  -廉政承诺贵在践行

  5月9日,《温州日报》发布了一则题为《人民公仆承诺人民》的消息,苍南县委书记、温州市交通局局长、温州市政园林局局长、温州市教育局局长等10位“一把手”,阐述了自己的廉政承诺,围绕管好自己、爱人、子女,团结班子和下属,接受群众监督等方面订下规矩。

  温州市建设局局长陆光中承诺:“遵纪守法,按制度办事,决不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决不插手干预工程招投标等事务,自觉接受监督。反腐倡廉,任重道远。”市教育局局长林卫平承诺:“绝不搞权钱交易,绝不利用职权为个人谋私利,绝不干有损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做到不违反规定、不徇私舞弊、不索取钱物、不违规收费。”

  市交通局局长朱铁山表示,在个人廉政建设上做到:不参与任何影响公务的宴请和娱乐活动;不收受管辖范围内的任何礼金、礼券、礼物;不准家属子女在自己工作范围内经商办企业;不直接管人、财、物、工程招投标和线路审批。

  还有一名干部在廉政承诺中以“贵在践行”的态度做了结尾。

  -白纸黑字有据可查

  从温州市近几年查处的案件来看,一些“实权”部门主要领导相继“落马”,个别“一把手”成为腐败“高危对象”。在杨秀珠系列腐败案中,温州市纪检监察部门共立案查处19人,其中县级干部9人,科级干部7人,9人移送司法机关。

  “‘一把手’是一个部门权力的核心,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个廉政的带头者,才能更好地推动一个部门的廉政建设。”市纪委有关负责人说:“公开廉政承诺,一方面可以让‘一把手’在群众的监督下,更好地巩固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增强自律意识;另一方面,也拓宽了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渠道,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运用权力,这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领导干部。”

  该负责人还表示,让廉政承诺变成白纸黑字,就成了有据可查的书面承诺,一定程度上能促使领导干部对自己说的话负责。

  -让更多的群众参与监督

  温州市今年将全面开展县处级“一把手”公开廉政承诺活动,其他县处级“一把手”也将陆续通过媒体,许下廉政承诺,接受社会监督。

  温州市纪委表示,以后还要进一步完善并逐渐使该举措制度化、规范化,同时还将就如何更好地接受组织监督、社会监督等推出一系列措施,确保兑现廉政承诺。

  专家认为,加强对权力监督制约是防腐关键,温州的做法有利于扩大监督范围,深化监督层次。领导干部作出的承诺虽然比较笼统,缺少具体的可参照性,但将个人承诺公开化、透明化,就是将权力运行主动置于社会监督之下,让更多的群众参与监督。

  温州廉政建设关键词

  公车贴标》》

  去年11月23日,温州市两办发出通知,要求公车定点维修加油、统一保险、统一标识制度,严禁公车私用。

  声音:“仅靠管理部门几个工作人员监督近1万辆公车肯定是不现实的,这样做可以发动群众及新闻单位,对越轨的车在第一时间进行监督。”(温州市反腐败斗争联席会议办公室有关负责人)

  成效:公车私用得到有效遏制,有关部门同时增加监督力度,不定时上街抽查,发现违规的公车,立即进行处理或通过媒体曝光。

  严刹“变味”考察风》》

  去年11月,温州市下发通知,规定党政机关集体外出学习参观考察的,要事先填写审批表,由主办单位或牵头单位按规定严格审批,并报市纪委备案。官员外出考察时间不得超过一周。

  声音:“一些单位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学习,说白了就是公费旅游。这项规定出台,就等于管住了他们的脚。”(温州市纪委党风廉政室有关负责人)

  成效:规定实施仅一个多月,温州市各级纪委就制止了不符合规定的党政机关外出组团约99批(次)、1387余人,节约资金达300多万元。

  “一把手”配偶集中培训》》

  去年10月12日,温州市116名各单位“一把手”的家属集中在一起,以封闭式培训的方式,接受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培训。

  声音:“培训让我学会了许多‘治家’之道,回去要给丈夫算好三笔账:经济账、家庭账和前途账,树立良好的健康家风。”(苍南县一位领导干部的夫人)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网谈·时评 更多 
 图片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