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钱塘人物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他抢救了50多只大熊猫 宁波人崔学振扎根西部35年

www.zjol.com.cn  2005年05月30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在四川省宝兴县——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发现地,有一位宁波籍高级工程师,因保护和抢救大熊猫而在当地几乎家喻户晓,大家都叫他“熊猫局长”。

  他叫崔学振,今年59岁,是国家级蜂桶寨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这几天,他专程回到故乡宁波,参加同学会。

  崔学振看起来很朴实,虽然阔别宁波几十年,但他的话语里还有宁波乡音。他说,中学毕业后,他考取了北京林学院,1969年大学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于是,他被分配到红军长征时经过的革命老区四川省宝兴县林业局。从那以后,崔学振与大熊猫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么多年与大熊猫作伴,最难忘还是1983年。那一年,他刚当上宝兴县林业局局长,大熊猫却碰到了一场大灾难。由于生长周期的规律,大熊猫的主要食物箭竹出现了开花现象。这些箭竹开花后大多数会很快死去,而它的种子要经过10多年的生长才能成为大熊猫的食物。一时间,宝兴地区的大熊猫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国内外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抢救大熊猫行动,而在抢救大熊猫第一线直接指挥的就是崔学振。

  崔学振说,大熊猫食量大,每天有16个小时在吃东西,一旦没有足够的食物,它就会走出山林,饿死病死。崔学振组织广大群众,宣传抢救和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意义,请他们一旦发现这些窜到村子里来的不速之客,就立即向林业局报告。那段时间,崔学振和他的同事经常要爬到海拔3000多米的山上抢救大熊猫,然后送到其他自然保护区去。据统计,从1983年至今,经他抢救过来的野生大熊猫有50多只。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