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扩大合作新领域 拓展发展新空间
写在第七届“浙洽会”第四届“消博会”举办之际
www.zjol.com.cn  2005年06月01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今年6月8日至12日,以“扩大合作新领域,拓展发展新空间”为主题的第七届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四届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将在宁波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在这万商云集的经贸盛会上,浙江将再一次以全新的形象向人们展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展现浙江的区位优势、体制优势、产业优势和环境优势,进一步加快世界了解浙江、浙江走向世界的步伐。

  树立前列意识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浙洽会、消博会是我省一项综合性对外经济贸易交流的重大活动,是浙江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的载体,也是推进浙江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浙洽会自1999年起已在宁波连续举办了6届,共签约外商投资项目2150余个,总投资近330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154亿美元。消博会自2002年开始在宁波与浙洽会同期举办,三年来贸易成交额达20.5亿美元。大会累计吸引了来自109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4万人参会。历届浙洽会、消博会还引进了一批国内外人才和科技成果。

  今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对浙江提出了“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的要求。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正确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的工作,是摆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当前,我省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增强走在前列的意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和谐社会的理念,正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推动各方面工作再上新台阶。在这样的背景下举行浙洽会、消博会,意义十分重大。

  当前,我省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指标已经达到或接近小康目标,去年浙江经济跃过“万亿元”标杆,成为全国第四个生产总值超过万亿元的省份;人均生产总值接近3000美元,即将跨入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的门槛;财政总收入达到142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546元和6096元。另一方面,浙江目前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个更加”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较早地遇到了成长的烦恼、瓶颈的制约。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浙洽会、消博会这一对外经贸交流的重要平台,不断提高浙江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的空间内实现更大的发展。

  本届浙洽会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消博会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商务部联合主办,宁波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承办,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等国家有关部门支持。

  本届盛会的主要内容由投资洽谈、贸易展览、开放论坛和人才科技引进四大板块组成。

  投资洽谈。按照“扩大领域、创新方式、拓展空间”的要求,投资洽谈探索洽谈新形式,提高客商资源共享水平和洽谈实际成效。重点推介民营企业嫁接外资项目、外商投资企业产业链配套项目、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利用外资项目以及少占用、少消耗资源并能充分发挥资源效益的重大项目。重点组织好“投资浙江”系列专场洽谈会:第三届海峡两岸产业对接洽谈会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产业(项目)洽谈专场。突出双向投资功能,加快“走出去”步伐,组织国(境)外投资促进机构、跨国公司和国(境)外中介机构参展,举办部分国家(地区)投资环境(项目)专场推介和“走出去”项目对接活动。

  德国工商总会、德国驻沪使领馆等将组织庞大的经贸代表团携投资项目前来参加展示和投资洽谈活动,并举办“德国馆日”推荐活动。大会还将安排项目签约、开工投产仪式、客商投资考察浙江行等活动。贸易展览。进一步突出“中国制造”,以打造日用消费品中国第一展为目标,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名企、名品、新品参展,在全球范围内邀请知名国际跨国采购商参会,更加注重展会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特色,更加注重成交实效,实现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出口与进口、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有机结合。拟设标准摊位2200个,分家纺、服装、家电电子、轻工、工艺、食品和服务贸易(含国际买家)等七大展区。同时,举办国际采购说明会和外贸业务(项目)对接会,强化展览现场的对接服务功能,并开设“网上消博会”。

  开放论坛。以“树立科学发展观、营造开放新优势”为主题,就浙商经济、外资并购、进入跨国采购供应链、“走出去”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等当前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力求内容有新意、形式有创新,增强针对性和吸引力。同时,在有关主题论坛下,围绕浙江的特色优势和特定参会对象,适当组织互动性强、实效性好、形式多样的专业论坛和系列活动。

  人才科技引进。以“人才科技促进开放水平新提高”为主题,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国内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举行第七届浙江省引进海外人才智力洽谈会和第三届浙江(宁波)科技成果交易会,开展人才智力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及交流、合作活动。

  抓住发展机遇共筑开放型经济新平台

  作为浙江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浙洽会、消博会一直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为保证这一经贸盛会的顺利召开,省领导多次召开协调会,听取筹备工作汇报,并对大会的筹备工作进行指导和部署。

  按照要求,本届浙洽会、消博会将突出浙江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三大产业带的特色,体现浙江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特色,提高国际化水平,扩大影响,办得更有实效。浙洽会将重点做好提高招商引资质量的文章,消博会将力争扩大规模,吸引更多的国外企业、省外企业参展。

  全省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浙洽会、消博会对浙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热情参与,共同构筑开放型经济的平台。各部门以及杭州、温州、嘉兴、湖州等11个市齐心协力,积极筹备参加浙洽会、消博会的各项工作,紧紧围绕“浙江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题精心设计布展,推出了一批新的招商项目,组织消博会参展精品,力争在这次经贸盛会中交出一份圆满的答卷。本届浙洽会、消博会将首次举办以“活力浙江、和谐浙江、缤纷浙江”为主题的省内11位市长与中外记者的见面会,11位市长就最能反映城市发展特色和发展前景的某一专题,与记者面对面展开对话交流,展示各自城市的风采。

  为了成功地办好这一经贸盛会,东道主宁波按照“更高、更实、更好”的标准,求真务实地做好浙洽会、消博会筹备工作,确保万名客商参会。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宁波市市长毛光烈多次作出指示,要求宁波各地各部门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发扬东道主的主人翁精神,继续办好浙洽会、消博会,并借此加强与兄弟城市的交流和合作,更大程度地发挥自身优势,为全省经济发展多作贡献。

  邀请客商,是办好浙洽会、消博会的基础。宁波将承担浙洽会、消博会8500名境外客商和100个以上团组的邀请任务。针对国内涉外经贸活动增多、对境外客商资源竞争激烈的状况,宁波各地各部门采取多种途径,向境内外客商发放邀请函,在保证客商数量的前提下,重点邀请正在洽谈项目的客商,更多地邀请日韩、东南亚和欧美客商及境内外投资促进机构、境外行业(协会)团组、跨国公司和境外招商机构。今年3月,宁波市外经贸局和市外办联合在上海举行浙洽会、消博会推介会,美、澳、英、日、法、加、德等国家和地区的近30家机构参加了推介会。本届消博会在外商集中的上海、义乌等地设立招商办事处,发动一些出口企业向各自的境外客户发出邀请,收效明显。今年消博会为历届规模最大,展位共2200个,仍供不应求。北京、上海、大连、青岛等地品牌企业将组团参会,家乐福、欧尚、日本超市集团、西门子等境外采购商已确认前来参展,西门子等部分采购商还将举行采购说明会。

  热情细致地做好接待工作,确保“两会”安全、便捷、有序。宁波在市区各主要街道、广场、场馆、交通窗口、宾馆等地发布各种广告,凸现了“热烈隆重”的节庆气氛。为确保大会的交通保障服务,增加运力投入,强化现场即时调度,调度200余辆出租车在高峰时段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承担疏运任务,延伸公交线路和增加公交班次,并开通穿梭大巴、定配大巴、夜间短驳大巴、展馆服务车等。在6月8日至12日,甬城各宾馆、饭店房价继续实行临时最高限价。期间,旅游、外经贸、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还将首次开展“酒店业宾馆优质服务评比”活动,评比结果与酒店参与星级评比相挂钩。对违反有关规定的宾馆、饭店,一年内不作为推荐评星级宾馆、饭店对象。为加强安全保障,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制订了对“两会”期间治安、交通、消防、卫生等方面安全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坚持“三外”联动在调控中实现发展和提高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一年一度的浙洽会、消博会已成为我省经贸展会的品牌活动。它不仅是浙江开展对外经贸交流的重要渠道和展示改革开放成果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外客商寻觅商机的盛大聚会。“两会”提供了巨大的客商资源,集中展示了我省各地良好的投资环境,各种投资需求和经贸信息在这里充分交流,受到了全省各市和境内外客商的广泛欢迎。

  作为东道主的宁波,更是把举办浙洽会、消博会作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契机,在调控中发展,在调控中提高,坚持“三外”联动,努力保持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开放型经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宁波广大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努力创新,在调控中发展,在调控中提高,开放型经济在复杂的形势中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2004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61.1亿美元,其中出口166.9亿美元,分别增长38.8%和38.2%。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工贸易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达到65%。招商引资奋力推进,全市合同利用外资达到41.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1亿美元,分别增长20%和21.8%。对外经济合作巩固发展,全市共完成对外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4.8亿美元,增长30.6%,新批海外企业82家。区域经济合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实际引进内资80亿元。宁波外贸出口依存度达到66%,经济外向度达到102%,分别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

  为了保持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造长三角南翼先进制造业基地,今年初,宁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实施省委“八八战略”和市委“六大联动”,为新一年的开放型经济谋篇布局,努力保持全市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005年宁波开放型经济的主要目标是:外贸出口增长20%,达到192亿美元;利用外资增长5%,合同外资达到4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2亿美元;外经合作增长20%,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营业额达到6亿美元。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宁波市着重从七个方面入手,加大了工作力度。

  一是坚持外向带动战略不动摇,按照“全面开放、全面提高、全面发展”的要求,保持开放型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抓住有利时机,扩大发展空间,拓展发展领域,致力于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围绕结构优化、质量提高的要求,进一步转变开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外贸、外资和外经联动,实现以贸引资、以商促贸、经贸互动;着力营造“公平、稳定、透明、可预见”的综合商务环境。

  二是优化外贸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以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为重点,优化外贸结构;以大力发展品牌和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出口商品为重点,全面提升一般贸易出口产品质量;以增强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形成一批综合型的外贸(集团)公司;以大力支持参加境内外展会为重点,鼓励对东盟等新兴市场的开拓。

  三是拓展利用外资领域,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以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利用外资为重点,力争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有明显提高;以大项目、高科技项目、大企业为招商主攻方向,提高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以缓解要素制约矛盾为重点,继续推进“以民引外,以外引外”;以推进开发区新一轮建设为重点,促进开发区集约集聚发展。从招商引资向选商选资转变,实现由过去追求数量为主向今后偏重质量和档次为主的转变,选资重点放在引进一批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投资密度大、资源消耗低、带动明显的优质项目。

  四是加快境外投资步伐,提高跨国经营能力。以推进境外实业投资为重点,拓展发展空间;以推进境外工程承包为重点,提高对外合作水平。

  五是培育多层次外经贸适用人才,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服务贸易发展需要的人才和能支持企业创新开发的高级管理人才,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发挥留学生创业园区、投资创业中心等引智的载体作用,加大对从事外经贸工作的业务人员、公务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的在岗培训。

  六是加强行政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工作水平。创新政策促进体系,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综合服务能力;健全信息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复杂环境的应对能力;建立“三外”互动和“内外”联动机制,提高统筹内外经济的协调能力。

  七是构筑国际贸易服务平台,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紧紧抓住全球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宁波港口优势和外向型经济基础,依托东部新区开发,以扩大做强进出口贸易为重点,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做好建设大口岸、构筑大平台、发展大经贸这篇大文章。

  今年以来,宁波开放型经济克服困难,又有了新的发展。1~4月,全市共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额101.98亿美元,其中出口65.36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3.25%和43.59%,出口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9.59个百分点和3.39个百分点;全市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项目264个,项目总投资32.36亿美元,合同外资12.64亿美元,实际外资6.76亿美元;全市共完成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2.3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49%,完成年度目标的40%。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 何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