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在线特稿 | 媒体聚焦 | 图片报道 | 重要文章和评论 | 网谈·时评 | 相关背景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平安浙江 > 重要文章和评论 正文
   

集约·创新·提升 评说浙江块状经济凤凰涅槃路

www.zjol.com.cn  2005年06月06日 08:56:5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科学发展观在浙江

  (一)在浙江经济版图上,块状经济星罗棋布。在国家和省里推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大环境下,我省块状经济有什么新作为?5月25日至6月4日,本报推出的“块状经济新提升”系列报道,从嵊州领带、嘉善木业,到诸暨大唐袜业、店口五金,以及桐庐分水制笔、长兴建材,描述了这些块状经济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最新探索。

  从单纯的集中生产到分工协作、产业集聚,从粗放型增长逐渐转向集约化经营,从无品牌到创名牌,浙江块状经济正经历脱胎换骨的蜕变。

  (二)进入新世纪以来,块状经济中的企业明显感受到了多重生存压力。

  生产条件变了:电、土地、资金、人才,企业扩张所必需的生产要素,遭遇瓶颈制约;

  市场格局变了:一些国家对浙江低价产品出口设置了各种各样的“坎”,甚至提起了反倾销诉讼;

  环保要求变了:再大的投资项目,环保评估不达标,照样被拒之门外。

  面对这些压力,唯一的选择就是提升自己,以变应变。

  (三)“我们必须变!”无论是嵊州领带、大唐袜业、分水圆珠笔,还是其他产业,一批龙头企业的经营者清醒地看到了产业规模扩展中的“软肋”。

  ——“我们一年能生产3亿条领带,但世界领带顶级品牌却在意大利!”

  ——“我们一年能制造55亿支圆珠笔,但关键技术的笔芯却要靠外购!”

  ——“我们一年能织出100亿双袜子,但每双的均价只有2元!”

  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波特在研究产业集群时认为,一个块状经济的形成一般需要一二十年。一旦形成了产业集群,往往能繁荣数十年,甚至连续几个世纪都保持竞争优势。而其生命力之源,在于集群内企业之间那种细致的协作分工、频繁的产品创新和良好的诚信文化。

  处于发展上升期和快速成长期的浙江块状经济,需要注入的正是这三种新元素。

  一位企业家说得好,要改变低价徘徊的命运,必须先从产品设计和核心技术上突破,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对此“醒”得越早,“走”得越远,就越能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并创造出高技术与低成本“嫁接”的新优势。

  龙头企业对自身命运和市场规律的率先感悟,促使经营者在创新上先走一步。他们或者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攻关;或者通过引进外资,借力登高;或者“走出去”设立研发机构,吸引国外智力加盟。

  于是,小镇上的龙头企业成了行业标准的起草者;

  于是,为龙头配套的小企业也懂得了什么是国际标准,小产品中也有高技术。

  而龙头企业在技术攻关、员工培训、品牌宣传等方面的大胆投入,无疑带动了块状产业相关配套协作企业的提升,引领着一个个产业的进步。

  (四)块状经济上众多小企业尽管有创新的激情和冲动,但往往缺少相应的实力。除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他们更需要政府建立配套的体制环境,通过产业引导、政策推动,引导整个块状经济加快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由一般的产业集群向“先进制造基地”的跨越。于是,建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便成了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

  从省委、省政府搭台与大院大所的对接,到各级政府创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以及民间科技服务型企业的兴起,多形式的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预示着中小企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技术升级。

  你需要什么,我服务什么!

  多行业、多机制的创新平台的构筑,多形式、多渠道的智力引进,小企业乃至整个块状经济的升级就不再是无源之水。

  块状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块状经济的持续繁荣,不仅仅关乎产业本身,还连接着千家万户的生计,事关一方的小康和稳定。

  (五)随着浙江制造大步走向国际市场,特别是进入后过渡期以来,块状经济更加频繁地遭遇反倾销诉讼、贸易设限,从最初的打火机、眼镜,向皮鞋、纺织品等产品延伸,其实质就是给低价产品设置了一道道“坎”。

  引领着台州缝纫机产业集群的飞跃集团早已融入国际高端市场,董事长邱继宝说得好,设“坎”越多,就越逼着企业加快创新。不创新,就看不到希望,犹如地球不转过去,永远只会是黑暗。“国际化,还让我们学会了利用国际资源、国际营销网络,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确实,在国际化的漫长征途上,我们既要依法维护企业自身的权益,更要学会遵循国际规则,尊重他国文化,尤其要有自创品牌的勇气。

  同一个企业生产的西装、领带或者皮鞋,贴上国际名牌的标签,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可以翻几倍甚至几十倍。一些企业家从国外考察回来后这样感叹,不是我们不能生产,而是我们没有自己的“名字”。而价格不菲的国际名牌的背后,是百年企业的文化积淀,是几代人凝聚起来的综合竞争力。

  如果说现在块状经济更多的是灌木丛般的小企业,那么,等到有一天,他们中的龙头企业“长成”了拥有国际名牌的参天大树,浙江的块状经济就会更加充满活力,生生不息。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哲平

 网谈·时评 更多 
 图片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