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网络进入了人们生活,让大众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彩,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可以看到听到一个个和网络有关的精彩故事。
天涯若比邻
想女儿的时候,杭州市民潘德怀就会和女儿相约在网上见面。为了让女儿知道家里生活的方方面面,老潘不仅下载了msn聊天软件,还特地装了一个摄像头和麦克风,这样就可以通过网络和女儿进行几乎是面对面的聊天,还能通过摄像头让女儿看到房间摆设的一些变动。“有了网络,虽然女儿远在天边,可感觉她就在我身边。”
潘德怀的大女儿早年去了美国工作。思女心切,为了多多知道女儿的信息,老潘起初是隔三差五地给女儿写信,可是鸿雁传书越洋过海总要十天半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让一家人老是牵肠挂肚;后来家里装上了越洋电话,虽然可以听到女儿的声音,可一来话费价格不菲;二来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总感到美中不足。等到老潘学会在电脑上网,千山万水的距离就趋向于“零”——女儿时不时地向老潘发邮件汇报在美国的生活点滴,家里的大事小事也都很方便地传到了美国,就连老潘几天前去青岛旅游时拍的照片,也用电子邮件给女儿发了过去。
“我现在的生活是完全离不开网络了。有了网络我和女儿之间真正做到了天涯若比邻了。”潘德怀笑着说。
网上连心桥
杭州下城区的武林街道,由于信息化工作开展较早,社区内不少家有电脑的居民,逐渐喜欢用网络向街道的主任信箱提意见。“社区内的事,不可能都打市政府的12345,对于社区能解决的问题,居民们现在都通过网络反映。”武林街道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从效果来看,网络已经成为该街道的“12345”,为居民办了不少实事。
今年以来,主任信箱已经收到三四十封居民来信了。仙麟社区一位居民发来电子邮件,说社区原来的自行车库管理者因为责任心不强被辞退,又没及时招聘新的管理者,社区内的自行车库就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居民们都很担心自家的自行车被偷。收到邮件后,街道有关部门与社区干部商量后,很快新聘了管理者,解除了居民的担心。
除了提建议意见外,还有的待业居民通过网络,向街道社区打听起找工作的消息。武林街道根据网络上面发来的邮件,帮大家找工作。
日志共欣赏
网络日志也叫博客,是最近一两年随着网络技术发展而形成的一种风靡全球的信息传播渠道。任何人都可以像注册免费电子邮件那样,注册一个自己的博客空间,在里面撰写文字、添加图片,记录自己的工作、生活、思想、灵感(很多原本只是写在个人日记本上的内容),敞开心扉,借此会友交流。
记者俞先生今年3月建起了自己的网络日志,他把自己对待事物的观点,都放进日志里。按照他的话来说,“主要是想有个特定的渠道让自己的思考片段跟大家交流,让朋友们的思想走得更近。”事实也如他所言,经常有人点击他的日志,对他的文章或多或少地品头论足一番。
像俞先生这样的年轻人正日益增多,他们愿意将以前极其私人的类似日记这样的私人情感片段,让更多的认识的、不认识的网友共同欣赏。网民“无关风月”在日志里写下一个儿子与母亲的感人故事,提倡关爱身边的人,赢得了网友们热烈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