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9日嵊州消息( 记者汪维诺)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同建和谐社会。今天,“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主题研讨会在嵊州市召开。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敏尔出席会议并讲话。陈敏尔指出,丰富外来务工者的精神文化生活要从观念上“融合”,在内容上“适合”,在方法上做好“结合”,在力量上做好“联合”。
陈敏尔强调,丰富外来务工者的精神文化生活,要从观念上“融合”,要从观念上根本解决本地人和外地人,城里人和乡下人之间的和谐问题。如有的农民学到了技术和企业管理的本领,纷纷走上企业高层、中层领导岗位;有的积极参与地方民主政治建设,当上了地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等;改变以往“打工仔”、“外地人”等叫法,而称呼他们为“新市民”、“外来建设者”;创造进城务工人员维权社会化的模式;开展“十佳外来创业人员”等评选活动,外来务工人员从最初被排斥歧视到逐渐认可接纳,逐步实现了“同城待遇”。
丰富外来务工者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在内容上“适合”,各项文化设施、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都要符合他们实际的文化层次,适合他们的工作、生活特点和消费水平,适合他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如嵊州市围绕“融入与共享”的主题,开展“嵊州是我家”广场文艺晚会,“让我们一起快乐”民工戏曲演唱会等活动,并免费发放2万余张“文化绿卡”,使外来务工人员随时可以到指定的图书馆借阅图书。去年嘉兴市举办了“千场电影进农村、百场演出到城镇”活动,丰富了外来务工人员的业余生活。杭州市开展了“与外来人员共舞”活动,举办“百对务工人员新婚大典”。宁波市开展“我们都是兄弟姐妹”、“同享一片蓝天”等文体活动。金华市广泛开展以服务农民工为主要对象的广场电影夜市活动,深受外来务工人员的欢迎。
丰富外来务工者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在方法上做好“结合”,把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同不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改善他们的就业环境,净化他们的文化环境,提高他们的收入待遇等有机结合起来。如在外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区,投入大量的资金,建了一批集安置、娱乐、管理于一体的“安心公寓”,里面各项设施俱全,改善了农民工的居住学习条件。不少地方专门编写了《外来务工人员教育读本》,把他们纳入“千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之中,普及各种实用的思想文化知识。
丰富外来务工者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在力量上做好“联合”。集合各管理部门和各用工单位的力量,形成整体合力齐抓共管。从党委、政府到有关部门、群众团体,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实行亲情服务和管理,引导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如在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问题上,不少地方实行“同城待遇”,减免入学费用,建立民工子弟学校,发放爱心基金和教育券,使入学率达到96%以上。在外来务工人员看病问题上,采用发放“爱心卡”等方式尽可能地降低他们的看病成本。在社会保障方面,扩大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如慈溪有近3万多外来务工人员参加了养老保险,稳定了职工队伍。诸暨市聘请外来务工人员原籍地的干部来进行亲情管理,拉近企业与职工之间的感情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