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副乡长,在岗位调整时放弃了热门的土管工作,宁愿做与困难户打交道的民政助理员。年近退休,他依然辛勤奔走在乡间小道上。他就是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民政助理员、我省首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获得者陆鑫泉。
干了14年的民政助理员,陆鑫泉常说:“当我拿起饭碗的时候,就要想一想群众在吃什么、喝什么。只有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才能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一次,一位形容憔悴的中年妇女走进镇民政办公室,抹着眼泪说,自从夫妻双双下岗后,两人都被查出股骨头坏死,使得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无奈之下来镇里求援。老陆听后连声安慰她;第二天就着手帮助她找合适的工作;第三天就为她办好了残疾证;一个星期内,又帮她丈夫找到了工作。夫妻俩感激不已,还给嘉兴市领导写了封表扬陆鑫泉的信。
在陆鑫泉的时间表上,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用来走村串户,9年时间就骑坏了5辆自行车。全镇24个村的650多户低保户和1000多户残疾人的家境,老陆全都了如指掌。
每次出门前,老陆都不忘带上他的三件“法宝”:一个笔记本、一台旧式傻瓜照相机、一个小皮包。笔记本是用来记困难户情况的,照相机是用来拍摄现场的。今年4月底,潘家浜村的周某家被雷击中发生火灾,闻讯赶去的老陆赶紧在火灾现场拍照,又找来村干部,商量着给她家重修房屋。第二天,老陆就到区民政局争取到了3000元救助金,加上镇、村补的1000元,用这笔钱买来了砖瓦、水泥,和村里人一起帮周家修房。当我们日前来到周家时,女主人抹着眼泪说:“多亏了老陆啊,否则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在采访中,我们注意到,当陆鑫泉走在街上、到了村里,都会有很多人和他打招呼,亲切地叫着“老陆”。“还是叫‘老陆’好啊,”陆鑫泉憨厚地笑了,“这说明大家和我熟啊!”
当我们来到秀水街上一个烟摊前时,摆摊的大伯热情地招呼他:“老陆,到我们家吃中饭啊!”陆鑫泉告诉我们,这位大伯10年前因病截肢,妻子在丝线厂做临时工,女儿又要读书,家里负担很重。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小阁楼里,甚至萌生了死的念头。这时,老陆敲开了他家的门,先是找有关部门为他的女儿减免了学杂费,又联系区、镇政府多次给予经济补助,还到区残联为他争取到了一辆轮椅。当大伯摇着轮椅自如进出后,提出要自己养活自己。老陆又帮他从银行里贷款,在街头摆了个小烟摊。
大伯拍着左腿说:“你看,这假肢也是他帮我装的。现在我还清了贷款,女儿去年也出嫁了,生活真的好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