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文化绿卡,小小一张卡改变外来务工者们生活
www.zjol.com.cn  2005年07月14日 10:39:16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外来务工者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泪水和汗水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尤其是他们的精神生活。去年,杭州市文化局面向在杭外来务工者,推出了“文化绿卡”。

  可别小看这张卡,这一年来,它改变了许多外来务工者的生活。

  送出3000张绿卡

  杭州市最典型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小学之一——蓝天小学的孩子们在操场上举行完升国旗仪式后,认真地做着晨间操,这时,杭州市文化局的有关领导来到了他们身边,给孩子们送来了200张文化绿卡。这是2004年4月发生的一幕。凭这张卡,孩子们拿到了杭州市图书馆提供的免费借书证一张;免费欣赏了一场杭州红星剧院“开启音乐之门”的演出……日前,记者采访获悉,杭州市文化局计划推出万张这种“文化绿卡”。

  2004年4月10日发行了第一批3000张绿卡后,第二批绿卡的发放也将于今年下半年展开。首批文化绿卡参加单位有杭州图书馆、杭州红星文化大厦、杭州电影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不久之后,杭州恒庐文化发展公司、大家艺校、浙江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出境中心、枫林晚书店等十几家单位相继加盟到文化绿卡的行列中来,为杭州新居民提供便利条件,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绿卡改变了生活

  这张绿卡到底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使用者是否真正感受到了享受文化生活的便利?他们的精神生活是否因为绿卡而丰富起来?

  日前,记者采访了首批绿卡的受益者李欣。李欣是个20岁出头的漂亮姑娘,在浙江广厦建设集团从事办公室文员工作。她告诉记者,以前工作之余,经常感觉到生活圈的狭窄,缺乏娱乐休闲活动。自从公司给她办了这张文化绿卡以后,她的业余生活变得充实起来。李欣说,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去年刚刚拿到卡,到杭州新华影都看电影那天。她说,其实开始她也不是很清楚这张卡有什么用途,等她拿出卡后,售票小姐告诉她,每张电影票凭卡可以享受20块钱的减价优惠。

  她特别惊喜,所以对当天的那部电影也记忆犹新——美国影片《国家宝藏》。她告诉记者:“这张卡真的很实惠,像这样花很少的钱就可以看到精彩的电影,太好了。”现在看电影已经成了李欣最大的业余爱好。

  系列举措丰富生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文化绿卡”,杭州市文化主管部门正在或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丰富了杭州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据悉,杭州将建立面向外来人员的100个公共电视放映点;建立1家图书馆,为外来务工者子弟免费提供图书;在社区建立30个文化电子阅览室,为新居民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学习文化知识、接受信息等提供便利。这些公益文化设施的建设,将有效地保障新居民的文化教育权益。

  此外,图书流动车也专门进入工地,进行现场服务;文化单位组织专人送文艺演出、电影和千册图书到工地,让他们享受各种文化食粮;很多文艺工作者深入到新居民的生活中,创作反映他们喜闻乐见的戏剧、小品和其他形式的文艺作品。杭州市还在外来创业人员集中的地方成立了“会员之家”、“外来人员之家”等组织,使外来人员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把杭州当成自己的“家”。

  像活跃在杭州拱墅区的200支各类群众文体团队中,新居民占到了40%,其中蒲公英艺术创作团等就是由清一色的外来创业人员组成的。

 [1] [2] 下一页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编辑: 陈雪晔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