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25日消息 今天上午,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志雄作《关于建设生态省决定和环境保护法执行情况跟踪检查的报告》。
李志雄说,根据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的精神,常委会在去年执法检查的基础上,今年继续采取统一部署、上下配合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对建设生态省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6月13日至17日,常委会组织4个检查组,由常委会领导带队,赴杭州、温州、嘉兴、湖州、金华、衢州6个市进行了跟踪检查。检查组听取了6个市、11个县(市、区)政府的汇报,实地检查了67个企业、单位和污染治理现场。与此同时,委托宁波、绍兴、舟山、台州和丽水5个市人大常委会,对本地区的执法情况进行检查。这次跟踪检查,一是重点突出。以水环境整治为中心,以钱塘江、鳌江和平原河网地区的6个市为重点,检查了去年提出的35个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情况。二是明查与暗访查相结合。在省人大常委会检查组赴各地检查前,掌握了大量真实的第一手材料。三是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检查前,召开了新闻通气会,对暗查发现的4家严重偷排企业予以曝光;邀请省级10家新闻单位16位记者参加了跟踪检查的全过程,对检查工作进行了深度报道。各级人大上下配合,形成了一定的声势。现将跟踪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去年全省执法检查以来整改工作进展情况
从这次跟踪检查的情况看,省政府对去年执法检查整改工作是重视的,做了大量的工作。去年10月份,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会议,部署开展“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提出了到2007年要达到的目标和任务,与11个市政府签订了环境污染整治工作责任书。省政府办公厅针对检查中提出的35个突出环境问题,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落实责任,限期整改;还组织省有关部门联合开展督查,促进各地整改落实。目前,35个问题中,有10个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19个问题的整改已取得一定进展,但真正解决还需一个过程;有6个问题整治进展不大、效果不够明显。省政府还就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问题,组织力量开展了专题调研,即将出台有关政策和实施方案。各级人大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加强了整改工作的督促检查。各级政府加大了重点区域、行业和企业污染的整治力度,促进了一些问题的解决。通过检查,总的认为,全省部分重点区域、行业和企业环境治理取得积极进展,局部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主要表现在:
——生态省建设稳步推进。省级有关部门提出推进生态省建设新的举措。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全省县级生态县(市)规划基本编制完成,并向乡镇延伸。各地以典型引路,下大力抓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安吉县提出力争2005年成为全国首批生态县。一些市县在森林资源保护、矿山整治和生态恢复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各地还积极探索生态省建设的体制、机制问题,制定有关政策,完善对现行领导干部政绩的考核,杭州、德清等地方出台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文件,推动生态省建设深入开展。
——环境污染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在重点区域、行业污染整治方面,永康市痛下决心,取缔了1361户“小冶炼”,并为防止死灰复燃建立了巡查组,今年继续查处了“小冶炼”案件70余起。长兴县蓄电池行业,通过一年整治,关闭、转产117家,对58家企业实行限期治理,现都已上了污染治理设施,不但改善了环境,还推动了行业升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桐庐县对全县23家电镀企业进行专项治理,关闭了5家,2家完成清洁生产审计,16家进行了技术改造,做到了达标排放。在重点企业污染整治方面,钱塘江流域氨氮排放大户浙江蜜蜂集团和浙江味元食品有限公司,通过限产和改进工艺等措施,有效地削减了氨氮排放量。宁波北仑发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已于去年底开工建设,计划投资11亿元,用两年时间使5台60万千瓦发电机组全部实现烟气脱硫,届时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8万吨。各地都加大整治力度,使一批挂牌督查的环境污染整改项目有了一定的进展,有的取得较好效果。
——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去年执法检查后,各地针对检查中提出10家污水处理厂在建设、运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措施,认真进行整改。新嵊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共50万吨/日工程已投入运行和试运行。嘉兴、台州、衢州等市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有新的进展。一些园区和企业污水处理厂改进处理技术,加强入网水质监管,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做到达标排放。目前全省建成投入运行的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已达43座,日处理污水能力372. 8万吨。同时各地还加快了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污水在线监测设施和市县交接断面水质监测站建设。温州城区东庄、临江、永强垃圾焚烧发电厂已投入运行,目前,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已基本覆盖。
——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由点到面逐步展开。各地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湖州市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40个村庄开展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工作;慈溪、德清、安吉、义乌、嘉善、平湖、海盐和嘉兴秀洲区等县市区初步建立了“村收集、乡镇中转、县集中处理”的垃圾集中处理网络和运行机制。对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各地通过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进行集中治理;运用先进农业适用技术,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等措施,探索了解决的办法,有的地方取得了成效。衢州市出台实施《畜禽养殖业、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建设了一批污染综合治理、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尿综合利用率达62%,农村沼气用户达1.3万户,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30%。
——环保执法工作有所加强。省环保局加大了执法的力度,先后对15家未批先建企业、33家严重污染企业和33家限期治理企业进行了公开曝光,并在《信用浙江》网上公布了746家2004年度全省环境违法企业名单。各级环保部门也加强了违法案件的查处。去年,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在专项活动中,累计出动环保执法人员150176人次,检查企业76157家,对4250家企业进行立案查处,对3758家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其中取缔、关闭企业458家,停产治理1402家,责令限期治理379家,罚款1177家,吊销排污许可证7家,其他处罚33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