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以我们能够感知的方式急速地流动着。
文化是什么?
文化是生活方式。
它像无所不在的空气笼罩了社会生活,又细入到每一个局部和细节。
这意味着:对于文化,除了牵涉价值观、核心建设理念的宏大叙事之外,富有个体特征的“微观叙事”同样具有说明的功用,更何况,后者还因为其丰富的个体体验、真实可感的情绪,茫然或明晰的思维行程,往往能折射这个时代文化行程中的真实性,和每一个文化行为在许多内心中的回音。因为真实,它们语义丰富,并有趣味。
它们是构成文化主流过程中的无数侧面,也是主流的丰富背景。
这就表明对文化的推介除了观念的游行,还该有从细节推向细节的描述,从低处趋向高处的可感视角,以及对情绪的把握。
从今年2月起,本报人文版从“文化的和谐力量·探寻浙江人文精神”、“寻找民间优秀的文化因子”等宏大叙事入手,对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文化,正在经历的喜悦和痛感,进行了指向高端诉求的目击与洞察。这样的叙事追求,曾为我们带来了沉郁和理性的目光,也使我们穿越生活繁复的表象,力图去把握某些本质的东西。
而今天,我们将再次出发。这一回,我们试图返顾目光,把它们投到芸芸人群中那些个体的文化感知之上,这不仅因为个体价值理应得到尊重,不仅因为个体的感受生动鲜活,更因为文化建设的最后落点是人的心灵。因此对无数个体心灵的观察,是考察该时期文化建设功效的一个实在的视角。
作为个体,他们或许不是传统媒体报道套路中的“榜样”,他们甚至可能够不上典型,但他们对于文化的个体态度、欲望和思维,他们正在坚持的文化理想主义或正在修练的务实主义,对认识这个时代具有取样的意义。他们能够折射这个时代的响动、变迁、成果、磨砺,扣问时代对于文化建设的思考。
我们想顺着他们的视线出发,我们想用个体叙事,来丰富我们对文化的描述;想用带着个体情感、感受的记录,来表达这个时代文化建设在人心中的方向和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