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文化是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文化保护工程解读
www.zjol.com.cn  2005年08月10日 09:57:1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释义

  文化保护工程:实现浙江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艺术的积极抢救、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示范、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等工作,构建比较完备的不可移动文物与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体系。抢救一批濒临消失的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做大一批民族民间艺术品牌活动项目,建设一批民族民间艺术馆,培育一批民族民间艺术经典旅游景区,发展一批民族民间艺术生态保护区,建立一批民族民间艺术产业基地。

  〉〉〉专家访谈

  受访者:浙江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陈振濂

  陈振濂认为可以把文化保护工程分成三个清晰的层面。

  第一个层面:具体的遗迹和文物的保护。

  “浙江对这个物质层面的文化保护一直很重视,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与文物保护的理想状态相比还有差距,”陈振濂说,“这里欠缺的是尚未形成一个有章可循的保护制度,文化保护要想能够可持续发展,就特别需要一种制度化的群众共识,让文化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

  第二个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浙江的地域文化构成十分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现在我省刚刚确立的64项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就给这个层面的文化保护开了一个好头。而在以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是处于流失状态的。”陈振濂很看重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活”遗产,他认为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要有资金和人才的保障,尤其是在人才的后续问题上要作为一大课题来研究。

  第三个层面:对整个可以发展的文化进行的保护。

  “这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陈振濂说,“文化是流动的,是可以再生的。当务之急是保护已经凝固为历史的遗迹、文物和遗产,而对今后来说,现今的文化也都是需要纳入保护范围的概念,这是一个审视现世文化的视角。”

  文化是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对浙江而言,实施文化保护工程很有必要也很迫切,需要全力以赴去做。陈振濂说,要设计一套保障文化保护工程自如运转的体制和机制,让文化这条河流流得更加畅快。

  〉〉〉精彩个例

  全国首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浙诞生

  目前,首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公布,我省64项民间艺术瑰宝从此有了“护身符”,浙江成为全国首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诞生地,其中的35项拟上报国家首批保护名录。

  早在2003年,我省就启动了民族民间艺术普查工作,在近两年时间里挖掘出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民族民间艺术。经过多方评审,挑选出了淳安三脚戏、浦江迎会、苍南夹缬等64项民族民间艺术,列入我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分表演艺术、民间造型和民间民俗三大类。这些民族民间艺术将通过整理,编撰成图文并茂的丛书和音像资料出版,其中的民间造型类项目还将在博物馆以妥善的方式予以展示和保存。

  省财政还将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发掘、保护和人才培养,并对其中的一部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让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日常生活,绵延不绝。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王婷  编辑: 何始玉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