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沈家门的兴建小区二弄,已经是晚上9点20分,记者拜访了另一位老人王宝荣,老人一家早早地在小区楼下迎着记者,他儿媳妇悄悄告诉记者,按习惯老人本来已经睡了,今天精神挺好。81岁的老人家嗓门很大,在小区的石凳下铿锵有力地跟记者谈着,不一会儿,把小区许多纳凉的邻居都吸引了过来。一旁,老伴帮他轻轻地摇着蒲扇,当年,她才10岁,和王宝荣同岛不同村,当年还不懂事的她只知道那天有老多人在海里游泳。王宝荣回忆,当时他那船救了20多人,“救人是好事情,积德的事能保佑阿拉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王宝荣老人十分健谈。前段日子,当地政府组织了五位老当年亲手营救过英军战俘的东极老渔民沈阿贵、林夫云、陈永华、王宝荣、吴兰方应邀去香港进行访问。王宝荣等五位老人,在香港向境外媒体讲述了自己曾经的营救过程。
一把口琴,一枚戒指,见证一段历史
浙江在线记者在寻访中,还了解到了一些信物的故事。
一把口琴,据说是去了上海。田庆华告诉浙江在线记者,其时,青浜渔民张福青的船出海救人,小船上已经坐满了英俘,但是,张福青听到一旁的礁石上传来了音乐声,还是将船摇到礁石旁。原来有3名英俘在礁石上,其中一名正在吹口琴。意图很明显,希望有人能救他。后来,这名吹口琴的英俘下海,搭着张福青船的船帮,游上了青浜岛。
为了感谢救命之恩,这名英俘将口琴送给了张福青。所以,青浜岛的许多渔民都知道张家曾有过一支特别的口琴。但是,不久因为生活实在是太艰难了,张福青的妻子最终还是将口琴带到上海,换回了一石米。
今年44岁的刘竹定现居住在普陀区沈家门鲁家峙。他的爷爷、奶奶当年在青浜曾经参与了英军战俘的营救,但都已经去世。
因为台风影响,记者无法过到沈家门对岸的鲁家峙,只能通过电话联系。刘竹定在电话里对浙江在线记者说:“奶奶去世时把这枚戒指给了我,戒指上刻有J·N·W和9·375字样。”据刘竹定说,这枚戒指是当年救助过的一名英军战俘赠送作纪念,奶奶一再叮嘱,将来有机会,一定要把它还给英国的朋友。
1942年阴历8月23日早,刘竹定爷爷去海边解缆开船去捕鱼。突然从海面上传来了“轰”的一声巨响。家里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吃惊地等待着。不久,就看见一艘大船拖着浓烟,慢慢往青浜方向开来。我的爷爷、奶奶、大伯都在岸边看,看到大船突然就沉了下去,先是许多人像蚂蚁一样漂到了水面上,随后看见布匹等物品也漂到了海面上。
这些人被救上来后,奶奶看见他们衣不遮体,就拿出家里的衣服给他们穿,又拿出毛巾给他们擦身。后来,有3人被老乡营救出去了。临走前,其中一人摘下了手上的戒指交到刘竹定奶奶手上,流着泪说了好长的一番话。我奶奶听不懂,但看他们的手势,好像是说“这枚戒指你要把它好好藏起来,将来好作为相认的证物”。
缪凯运,这个人物不简单
舟山市里斯本丸号沉船历史研究会秘书长田庆华建议记者一定去采访沈家门退休老师缪芝芬。在定海西关一栋80年代旧楼的三楼,缪芝芬老太太家里,记者与她聊了近3个小时。而她儿子,当晚就要去西非做生意。
每次面对记者回忆父亲的过去,她总要泪流满面。在她眼里,父亲是一名真正的英雄。
如今的葫芦岛,新房斗立,而当年,几乎是草房。缪凯运,早年随亲人到上海,逐渐成为进步青年。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与胆识。回到舟山后他先是在一所乡小学当校长,后来,带起一帮渔民拿起枪杆闹革命。去葫芦岛、桃花岛、朱家尖等地四处演讲,迅速拉起了一支队伍——定海县国民兵团抗敌自卫第四大队。
当日军将岛上英军战俘重新抓走后,三位头领被藏在了小湾洞,三人身体都比较虚弱,情况危急。大队副缪凯运当时正在葫芦岛岳父家拜寿,闻讯后连夜冒险渡海赶至青浜岛小湾洞,会见了伊文斯、詹姆斯顿、法伦斯3人。记者在青浜看到了小湾洞,足足可以容纳下6、7个成年人。1942年10月9日夜,3位英俘换上渔民服装,隐藏进一条小舢板船内,包括郭阿德在内的6名渔民驾着木船,缪凯运另派船武装护航,安全转移至葫芦岛。后来又送至象山,再到当时浙江省政府驻地云和县,再辗转抵达重庆,由英政府驻华使馆接回,在重庆,他们通过重庆电台揭露日军暴行,引起国内外强烈公愤。
他们当时都穿着中国渔民所提供的中式服装,在里斯本丸历史研究会,记者见到了当年缪凯运与英军战俘的合影。然而当时的历史记载里,却没有见到这样一个关键性的人物的姓名。原来,在1948年前,缪凯运已经被当地官员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死了。
采访后,浙江在线记者偶然得到了缪芝芬在当地一次沉船事件研讨会上的发言,她的演讲题目是《父亲,做了中国人应做的事》。在她的发言里,可以看出父亲对她一生的影响:
“他一生虽短暂,但他的耿直、磊落、重骨气、志效报国,视死如归那种刚强的性格和高尚的品质,在我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