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共中央颁发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纲要》提出,“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廉政教育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必须要用系统的、科学的观点,从文化的角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教育,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指导廉政文化建设,打造大众化、精品化的廉政文化品牌,把文化的力量融入到反腐倡廉工作的整体合力中,以此推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一、打造先进的廉政文化,必须增强廉政建设的文化理念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人们对廉政知识的掌握程度、用廉政知识和廉政信仰指导规范自己言行的程度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廉政文化推动人们形成良好的廉政修养和生活方式,随之产生巨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政氛围。因此,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中具有基础性和导向性的作用。
相对廉政文化而言,是腐败文化。近些年来,尽管国家的反腐力度很大,但腐败蔓延的势头并未得到很好的遏制,腐败现象仍然一再发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短缺,腐败文化渗透到社会日常生活中,影响到人们的日常行为模式。所表现出的就是笑贫不笑贪,清官不香,贪官不臭,对腐败见怪不怪,对清廉却讽刺挖苦,贪官处处得心应手,清官的手脚却受到牵制的不正常现象和羡腐心态。腐败文化在当前社会意识里虽不占主流,但它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民众性,并不断催生出新的腐败。因此,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增强先进文化的意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树立一种反腐倡廉的公众文化,营造一个清廉的文化氛围,让清风吹进每一个角落,用先进的廉政文化来抵制腐败文化的滋蔓。
廉政文化一旦形成,其所包含的精神理念、价值观、道德准则,就会通过文化的自身规律和渠道,文化传媒的方式和魅力影响着社会受众,由外向内、潜移默化地熏陶滋润人们,以其独特的作用和力量不知不觉地感化、悟化人们,使人们在获取各种信息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廉政文化的熏陶,并用这种文化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起到“润物细无声”作用。同时,它可以创设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的凝聚力量,从而使反腐倡廉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营造一个以廉为荣、以廉为乐、以廉为美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打造先进的廉政文化,必须夯实廉政文化的群众基础
从根本上讲,廉政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其终极目标是培养民众廉洁从政的信仰和追求,使廉政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这个目标,仅仅把廉政教育锁定在党政干部身上是不够的,而应该树立“大廉政文化”理念,将其延伸到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打造“大廉政文化”的格局,一要面向群众做实“大文化”。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的讲话中指出:“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就是强调了廉政文化建设的群众性。人民群众是推动反腐败斗争的基本力量,也是推动廉政文化发展的动力源,反腐败斗争直接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廉政文化在广大群众中有广泛而深厚的基础。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既要抓好领导干部和权力机关这个重点对象,更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牢牢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夯实群众基础,让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在群众中产生共振、共鸣,让健康向上的廉政文化去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整个社会形成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使廉政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二要整合资源做强“大文化”。要把廉政文化建设当作全党的共同事业来抓,党委、政府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纪委、组织和宣传通力协作,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和报社等各展其长,充分发挥“大宣教”合力,做好“大廉政文化”文章。把廉政文化与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创作一批符合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们所乐于接受的、可持续供给的高雅和通俗的廉政文化产品。不断延伸廉政文化触角,使廉政文化扎根于社会,形成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一种文明。三要创新载体做活“大文化”。要找准着力点,坚持雅俗共赏,以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培育面向公众的廉政文化。要善于“虚功实做”,找“抓手”,抓载体,继续抓好廉政谈话、廉政培训等行之有效的传统形式;拓展宣传阵地,发挥各种新闻媒体作用;巩固和扩大数字、网络阵地,充分发挥网络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通过文字、图像、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多种传播形式,开展生动、直观的网上反腐倡廉教育;推进文艺创作文化活动,通过影视、廉政文艺汇演、报告会、演讲比赛、书画展、廉政广告、送廉政文化下乡等方式,增强反腐宣传的声势和效果,增强廉政文化的亲和力、渗透力和感染力,使清廉之风吹进社会的每个角落,使廉政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廉洁的观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