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探访香港廉政公署推行廉洁文化
www.zjol.com.cn  2005年08月17日 10:24:36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编者按:2005年4月12日至13日,本报新闻采访团赴香港廉政公署采访,对廉政公署积极推动廉洁文化建设、树立廉洁自持的社会风尚有了新的了解。本刊特约请采访团成员、本报记者肖玮撰文介绍香港廉政公署如何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有关情况。

  -无论执法如何严厉,制度如何完善,抗拒贪污诱惑的最后防线,始终系于个人能否把持道德操守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单凭廉署之力宣扬廉政,成效和传递始终有局限;但得到各界联手襄助,相互的推动力便能加强廉洁信息的感染力、阔度和深度。

  -当贪污问题不再受到市民大众警惕关注时,将是贪风重临的最危险时刻。

  走进香港廉政公署,仿佛走进看过无数次的香港影视剧中的情节。眼睛像镜头一样,由近及远掠过静静的走廊,两旁是著名的"喝咖啡"的屋子。一路走 过,思维快速接驳从《廉政风暴》到《廉政行动》的众多影视剧。这时,见到房门上挂有白底黑字的告示:"会谈进行中",不免顿生亦真亦幻之感:"莫非石修扮演的ICAC首席调查主任正在里面和全港首获公务员行为不当罪的欧耀扬较量?"

  廉政公署如此深入人心,自然有影视剧的功劳,然而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廉政公署自1974年成立以来,打击贪污不遗余力,又结合预防和社区教育工作,在香港社会产生"不敢贪"的阻吓作用、"不能贪"的完善制度及"不想贪"的诚信文化,使香港从昔日的贪污之城蜕变成如今举世闻名的廉洁之都。"香港,胜在有ICAC",已成世人共识。

  改变公众对贪污的看法

  早年香港公共资源严重不足,市民申请公共服务经常要长时间轮候。小贩在街边摆摊,小商铺想早日取得营业执照,都要行贿。廉署成立初期,给"茶钱"的习惯仍然普遍存在于市民日常生活和商业交易中,部分人更坚称这是"生活习惯",并非贪污。

  廉署首任廉政专员姬达爵士对此明确地指出:"假若不能改变公众对贪污的看法,反贪的工作不可能完全成功。"廉署人员于是挨家挨户探访屋村居民、避风塘艇户,在小巴士车站接触司机,向市民解释反贪污法例及其背后的理念、个人权益和廉署的工作。市民逐渐知道绝大部分政府公共服务都应免费获得,且应公平、公正及公开地分配。他们也为廉署亲民的作风感动,尽诉被贪污分子欺压的不满。市民反对"打赏"的声音渐渐壮大,不但令"茶钱传统"绝迹,敬业乐业的社会风气亦逐步建立。

  现年60多岁的香港市民张伟光说:"回想当年,我也曾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但时代转变了,价值观已不同,现在大家都强调要守法循规。"

  现任廉政公署社区关系处处长的许林燕明女士在采访中多次提及"价值观"一词,而这正是她所在的社区关系处的工作重点之一。她对我们说,事实上,无论执法如何严厉,制度如何完善,抗拒贪污诱惑的最后防线,始终系于个人能否把持道德操守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所以,廉署历来重视从教育市民贪污的祸害、调动市民支持肃贪倡廉工作等方面入手,培养市民诚信的价值观,确立香港的廉洁风尚。

  与市民共建诚信网络

  在建立香港社会诚信文化的过程中,廉署着意凝聚社会各阶层的力量:演艺人员及歌手分别以角色扮演及歌声勉励大众活出丰盛人生;画家挥毫泼墨,画出生命的崇高意义;作家洋洋洒洒写下文章,抒发开拓积极人生路的体验。

  廉署深信,单凭廉署之力宣扬廉政,成效和传递始终有局限;但得到各界联手襄助,相互的推动力便能加强廉洁信息的感染力、阔度和深度。许林燕明女士告诉我们,多年来,不同群体在廉署的倡廉活动中投放人力和财力资源,并提供宝贵意见,透过各自的网络提供更深入直接的宣传教育渠道,推动各界支持社会公义。

  比如,廉署举办地区宣传活动,应在什么场地举行?预计参加人数多少?街坊组织或服务社团经常都有好的建议,又不时派熟悉地区事务的工作人员与廉署一起筹划每项细节。由于获得地区团体的支持,个别区议会更设立专项拨款,鼓励辖下地区组织申办倡廉活动。区议员梁有方说:"廉署在社区与我们一起合作举办活动,街坊都积极参加。"

  再如,为了培育诚信新一代,廉署多年来制作出适合不同年纪、配合不同教学活动的德育教材,协助教师及专业人士在校园内外推行德育教育。而多年来采用廉署教材的老师也结聚成网,以凝聚更大的力量。廉署与学界携手创办了全港首份德育期刊《拓思》,成为全港老师交流培育廉洁新一代的平台。

  廉署成立初期开始招募义工,希望透过他们产生连锁效应,以拓展倡廉工作的接触面。近年,义工活动已发展为一个拥有逾千名会员的"廉政之友"组织,成员包括青年、长者、主妇、整个家庭、同一机构的同事等。他们积极在廉署各类活动中协助维持秩序、主持游戏摊位、担当后台工作、当司仪、表演话剧等。据统计,义工在2004年共投入服务超过4000小时,有个别义工甚至超过120小时。

  打造廉洁的公务员队伍

  亲友的馈赠,哪些可以合法收取?处理公务时若出现个人与公众利益冲突,应如何处理?这是公务员希望释疑的问题。随着集团式贪污在公营部门中消失,廉署着力协助加强香港公务员队伍的诚信文化建设。

  许林燕明介绍说,廉署向来注重针对不同对象开展防贪教育工作。对公务员的防贪教育工作包括,把市民的诉求转化为建议,并协助有关部门和机构检讨工作程序以堵塞贪污漏洞;举办诚信领导论坛;通过讲座、培训等提高公务员的廉洁意识;协助部门推行诚信计划。比如,廉署致力增进公务员对利益冲突概念的认识,通过与各部门举办讲座,厘清利益收受原则,提倡以"可避则避、明确申报、加强监察"的准则处理利益冲突。与此同时,公务员事务局积极推动各部门落实申报利益机制,成功扭转公仆贪污成风的负面形象。难怪资深报人查良镛先生在1998年出版的一份廉署刊物中这样写道:"市民普遍对公务员的信心增加了,相信他们能依法办事。"

  尽管公务员防贪工作业绩骄人,但廉署防止贪污处处长陈志新却仍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经过30年的努力,今天公共服务素质提高了,政府部门也努力推行避免利益冲突的问责管理;但与此同时,新一代对贪污祸害的感受已不如上一代来得深切,容易有所松懈。"他认为,当贪污问题不再受到市民大众警惕关注时,将是贪风重临的最危险时刻。他说:"廉政得来不易,廉洁并非必然,廉政公署必须不断提醒市民警觉贪污,防微杜渐。"

  警觉贪污,防微杜渐,这也是香港廉洁文化的精髓之一。


来源:  作者:  编辑: 何始玉

相关稿件

浙江廉政文化建设巡礼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