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 杭州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取信于民 克服”执行难”

浙江法院率先将“执行工作良性循环”化为机制

www.zjol.com.cn  2005年08月29日 17:58:0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在线8月29日讯 (记者 李敏 通讯员 张兴平) 一天深夜11时许,舟山普陀区人民法院接到申请执行人举报:“发现久寻未果的被执行人周某在朱家尖镇上”,15分钟后,5名执行庭干警整装出发,凌晨1时,赶到被执行人周某的家中,当日清晨便迅速扣押了周某的财产。24小时不间断执行,这是我省开展争创执行工作良性循环法院活动的一个缩影。

  过去,舟山普陀区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非常突出,有一年未结执行案件高达1200件,通过建立执行案件流程管理、难简易案件排期执行、超过执行期限易人执行等一系列制度后,未结案逐年下降,去年未结案仅为158件。2002年该院被省高院命名为执行工作良性循环法院,今年又被省高院评为2004年度执行工作先进法院。

  争创执行工作良性循环法院,构建执行工作良性循环长效管理机制,我省在全国法院系统是领先的。这是记者29日从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听到的声音,目前我省绝大多数基层法院已经获得“执行工作良性循环法院”命名,执行工作良性循环长效管理机制基本确立。

  今年是我省法院执行机构成立15周年,据悉,15年来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1865410件,办结1827649件,执结标的金额1385.14亿元。省高院副院长童兆洪告诉浙江在线记者,这些案件的执行,有效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了民事权利实现,树立了国家法制权威。

  童兆洪还透露,我省法院系统要在深化执行改革方面继续走在前列。当前工作的重点是进一步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努力克服“执行难”问题,以公正的司法、高效的执行,取信于民。同时完善执行工作良性循环长效管理机制,用制度管理队伍,用制度管理案件。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好地服务于建设“平安浙江”、“法治浙江”、构建和谐社会。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李敏 张兴平  编辑: 沈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