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17日讯(记者 李敏) 说起越剧,大家肯定会想到越剧之乡嵊州,但压根也不会想到在浙西的山区,还活跃着一支民间的乡村越剧团,而且,这有可能是衢州唯一的一支民间越剧团了。
他们也许不专业,平时工作的工作,经商的经商,但一有戏份,便欢喜地聚到一起来,在欠发达的开化,他们用对戏曲、对民间文化的热爱支撑起一支深受乡亲们喜爱的越剧团。
提起金溪越剧团,不得不提起开化县马金镇文化站站长,汪十月。
这位在基层文化站工作了十几年的男人,身材不高,长相也一般,却因着乡亲们对民间文化向往,硬是“倒腾”起了一支业余却民间的越剧团。
在他简陋的、室内装饰还停留在八十年代水平的办公室,唯一醒目的是一架配戏用的大红灯笼。浙江在线记者在这里倾听他对乡镇民间文化的理解,对人民热爱的戏曲文化的寻梦与追求。
说起该镇的千年历史,古街人事,书院文化,他滔滔不绝,谈起他经营的越剧社,这位年近50的基层干部却略显腼腆:“我们不专业,只是想为乡亲们的文化生活做点事。”在记者的追问下,他才愈来愈进入状态,向记者娓娓道来他的关乎当地农村文化生活的戏曲之梦。
“我们马金,虽然不是越剧之乡,但许多老百姓就爱看个戏,图图热闹也成!”自金溪越剧团成立以来,已经走遍了全县各个乡镇、邻近的安徽、江西等地,“到一处,可以说场场爆满,有时候还有加演!”说到这,老汪似乎很有成就感。他说,每年的12月、正月、2月、3月,都要到全县26个乡镇农村巡演,每去一次,就感动一次,“老百姓其实对民间文化是很有感情的!”老汪深有感触。有一年到塘梧乡(音)演出,十几个村纷纷邀请,该乡的一位乡干部对老汪说,来得好啊,这里可是20多年没有演过戏,大家都盼啊,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电视又看不懂,字也不识,就是对民间的戏还有些依恋。还有一次去安徽,一位老太太拉住老汪的手说:“我是走了八十华里路赶来看戏的啊!”
老汪他们的戏,排得好,很贴近农村生活,经典的戏也演得好,而且价格很便宜,当地人这样告诉浙江在线记者。以前没有越剧团的时候,都请一些城里的专业剧团来演,价格高得惊人,万元一场,而且得村民搭台,村民抬道具。而老汪他们自己搭台,虽是草台班子,但是价格也便宜得多,乡亲们都能接受,而且演员们演起戏来十分投入,还经常配合政策自编自演一些如“整治六合彩”、“计划生育,一个最好”的时代戏,很赋有感染力和启发性,贴近乡村气息。也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发动群众的作用。
“咱们老百姓需要这样的民间文化!”马金镇政府一干部告诉记者,这个越剧团经常巡回演出在山间村里,往往一个篮球场就是一个戏台,民间乐器也全部使上,看戏的人是一浪接一浪,乡亲们就喜欢这样的文化。
老汪介绍,在越剧团里,年纪最大的演员71岁,最小的也就20来岁,越剧团的基本道具、服饰、乐器政府都拨款了,大伙儿演出的积极性很高,往往一有任务,就放下手头的活或者生意,加紧彩排,然后不顾辛苦地走村串巷,就为了给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带点乐子,配上一些主题宣传戏,起的效果很好,比如演的“整治六合彩”,乡亲们都拍手叫好。
如今,金溪越剧团只有20来人,老汪戏称“草台班子,自己唱戏”。但是正是这个草台班子,却让当地的农村文化生活丰富了不少,大家都知道,在马金,有个越剧团,演戏好看,大家都喜欢。
快结束采访时,老汪从抽屉里摸出一份文件,是省群艺馆发来的邀请金溪越剧团参加今年下半年全省戏曲擂台赛的通知函。老汪说,我们出去,代表的是民间文化的形象,我们也希望把自己的节目演给更多的老百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