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有群马天民——走近杭城片儿警
www.zjol.com.cn
2005年09月08日 15:57:0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构建和谐社会的100个民间样本——第92个
40年前,一部名叫《今天我休息》的电影吸引无数人观看,一位普通警察马天民放假时仍不忘为民服务的感人形象,定格在了胶片上。
40年后,随着社区的建立,当年的片警已经改叫“社区民警”。他们驻守在杭城的各个社区里,除了户口登记、治安防控,他们还是社区里的“不管部长”、居民眼中的“邻家大哥”,各类纠纷“调节大师”。
小营巷社区:柔情铁汉——李兔儿
自找“麻烦”乐此不疲
“昨天我家突然断电了,今天我下班去查了一下,发现火表的两个保险盒少了一个,估计是被人拔掉的。”昨天下午3点,在小营巷社区警务室看到“片儿警”李兔儿的时候,他正在接待马市街23号居民茅先生的来访。“行!一会儿我去看看,尽快查出来是不是人为造成的。”
眼前的李兔儿,头发有点凌乱,两个眼袋很明显。因为值班,从昨晚8点半到今天下午,他只睡了一个半小时。他在小营派出所当了22年的片儿警,去年3月份调到小营巷警务室。刚送走了来访的茅先生,警务室的电话又响了起来,是居民宋大伯来询问他的二代身份证办好了没有。李兔儿歪着头把话筒夹在肩膀上,边听边给刚进门的沈嫂让座。像宋大伯这样70岁以上的和体弱病残的社区居民,他都会亲自给他们把做好的二代身份证送上门去。虽然没有任何人要求他这么做,但是他就是“乐意给自己找麻烦”。
一边的社区干部,如数家珍地讲着李警官来到小营巷后发生的变化:小营巷社区居民住宅密集,人流、车流量大,治安复杂,以前经常发生入室盗窃、街头诈骗和抢劫案件。李警官来了以后,首先在日常防范宣传上面下了工夫,借用辖区小营公园内东方传媒公司的广告屏,每天早晨9点到11点、下午5点到7点定时滚动播放有关治安工作的宣传内容,教居民防盗、老年人防诈骗等。
小营巷社区开通华数数字电视后,李警官又找到技术人员,在其中的“社区点击平台”上搭建了“社区防范宣传”栏目,自己动手编写了有关防火、防盗、防抢等20余类治安“小贴士”。居民点击就能收看到相关信息。这招“媒体宣传法”还是杭州首创呢。同时,李警官召集了辖区内一部分党员和小组长,组成了一支巡防小组,确保每天至少有4个人在社区巡逻一小时以上,并多次在巡防过程中发现可疑分子。现在社区的抢劫、偷盗案件明显减少了,老百姓的安全感也与日俱增,后经记者求证,李兔儿所在社区两年来发案持续下降。
嘴硬心软柔情不露
下午4点,4名佩着红袖章的社区巡防员在警务室门外等李兔儿去巡逻。走过银枪新村的时候,李警官似乎想起了什么,指着新村一侧的铁门说:“当初为了封锁西大门,我还和居民拍过桌子呢。”那是去年,为了社区居民的安全考虑,李警官和银枪新村的居民商量,封锁西大门,但是一部分居民为了自己进出方便,坚决反对。其中有个居民闹到了警务室,蛮不讲理的态度终于让李兔儿急了,拍着桌子说:“你怎么能光想着自己不考虑别人!光顾方便丢了安全!”一句话让那几个居民个个面红耳赤。足足做了几个月的说理工作,终于得到全部居民的理解。随着失窃和偷盗案件的减少,如今再也没有居民对封锁西大门有异议了。连当初闹到警务室来的那个居民,看到李警官,也客气地喊一声“李同志”。
“封锁了西大门以后,我只配出去一把钥匙。”李兔儿说,“银枪新村五幢三单元有位70多岁瘫痪的老伯,每天要到西大门旁的医疗站打针。为了方便他进出,我给他家里人配了一把西大门的钥匙。”而对于其他找各种理由要求配钥匙的人,哪怕平时再好说,李兔儿都坚决予以回绝,“不是我不近人情,而是生命开不得玩笑,这个口子我绝不能开。”
就是这么一个坚持原则的硬嘴汉子,却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在李兔儿原来任职的紫金社区森仁里街道,有一位70多岁的翁老伯和90多岁老母亲住在一起,因为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很困苦。在了解了他们家的情况后,李兔儿以社区聘请翁老伯巡逻为名,每个月拿出自己的工资给他们母子,少则100元,多则200元。平时也经常给他们一些衣物。逢年过节派出所发了东西,他也送去给翁老伯,五年来从不间断却从未对别人提起过。
竹竿巷社区:邻家大哥——徐宝庆
杭州竹竿巷社区的“片儿警”徐宝庆,也是刚值了一个夜班,但他脸上自始至终带着笑容,给人一种亲切的邻家大哥的感觉。
做民警25年,从“小徐”做到了“老徐”,徐宝庆获得的荣誉多得数不清。先后受到十多次嘉奖,一次荣立三等功。2003年被评为杭州市政法系统人民满意干警;2004年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杭州市十佳派出所民警;2005年被杭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杭州市好市民荣誉称号,被评为浙江省优秀人民警察。
对付小事要用“细心”
走进徐宝庆工作的竹竿巷社区警务室,一只资料柜特别引人注意。透过玻璃柜门,十多本大册子和三十多本小册子码放得整整齐齐,仔细一看:专职治安人员名册、竹竿巷社区有人无户名册、出租房名册、刑事案件、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沿街商店单位名册……每本册子都详细地进行了分门别类。
徐宝庆从小册子中抽出一本,随手翻开一页,上面详细地记录了社区某户居民家庭构成情况和家庭成员详细联系方法。“这是我们从一次居民家中漏水事件得到的启发。社区干部和我们社区民警花了一年多时间,挨家挨户地收集了居民家庭信息,做成了这三十多本《实有人口走访登记本》。这样再遇到居民家中自来水或煤气泄露的突发情况,我们就能及时通知居民家里人回来开门,第一时间把问题解决。”
二十几年社区警务工作做下来,徐宝庆得出了一个经验,就是辨证地看问题。“今天麻烦一点,明天就空一点。”他把这点体会运用到工作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去年7月12日,竹竿巷32幢三单元一楼的居民向徐宝庆反映说楼上居民的空调出水管断了,空调水直接滴在一楼雨篷上,声音很大吵得他们不能休息。徐宝庆得知情况后马上赶到现场。但是细心的他想到,如果贸然去和二楼用户交涉,也许反而引起两家的矛盾。于是,徐宝庆向物业公司借了梯子,自己花钱买了两米长的塑料管,把二楼空调的出水管接到了下水道入口。一场纠纷就这样化解了。“其实不难,我只是把好事办好,工作做细。”
“热心”换来居民信任
近中午的时候,竹竿巷警务室来了一位老太,进门便坐在沙发上和徐宝庆聊起了家常。这是家住永丰巷16号的张五妹老人,有一个患重度精神分裂症的儿子。徐宝庆从她儿子9岁开始,就一直和她家保持着帮扶关系,经常送些衣服和生活用品给他们。在警务室,张老太一直不停地重复说着一句话:“小徐你最好做到退休。你真是个好人,真的很好真的很好……”
这时,又有两位大妈来找徐宝庆要联系卡:“这几天楼上出租房很乱,有你的电话到时候发生什么事好马上报警。”徐宝庆说,有一次到居民家里查看水管漏水情况,进门就看见那家门口贴着一张纸,上面抄了武林派出所电话和他警务室的电话。徐宝庆当时就被居民“有事找民警”的想法感动了。“这说明居民碰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找我帮忙。这是对我无条件的信任。即使不是我职责范围内的事,我也不会推诿。”
今年,徐宝庆抓住了两个网上通缉的在逃犯。一个是做暂住证时露出了马脚,经徐宝庆暗中了解,确认为湖南省在逃犯。另一个则完全得益于社区居民对他的信任。在孩儿巷做理发店生意的葛老板,和徐警官私交不错。8月的一个晚上,葛老板和徐宝庆聊天时似乎欲言又止,在徐宝庆的一再追问下,葛老板告诉他,妻子的外甥因为偷盗罪被桐庐警方通缉已经有两年多了,目前住在他家。徐宝庆了解了情况后,没有马上采取行动,而是讲解了一些法律常识,让葛老板劝其自首。第二天,徐宝庆就在武林派出所门口等到了葛老板和前来自首的网上通缉犯。“我不过是在工作中比别人多用了一点感情。”徐宝庆憨厚地笑笑。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夏凡 池勤艳 余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