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社会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萧山农民就是不一般 新街的苗农也请起了保姆
钱袋子鼓了,料理家务的时间却少了
www.zjol.com.cn  2005年09月14日 10:00:33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图为王国元家的保姆戚兴爱正在打扫卫生。傅展学摄   

        听说不少新街农民家庭请起了保姆,主人与保姆之间的关系相处融洽,亲如一家。昨日,记者特意走访了几家请保姆的农户。

  在沿江村王国元家,保姆戚兴爱刚从新街镇农贸市场买菜回来,在客厅里拖地打扫卫生。主人王国元正忙着为绿化工程竞标的事,与安徽肖县方面洽谈。女主人陈杏仙在义蓬400多亩苗木地上“巡视”。

  戚兴爱今年52岁,本镇人。当我们问及对主人家满意不满意时,戚兴爱脱口而出:主人一家待我可好了!包吃包住,每月给她600元工资。今年入夏后,还给她住的房间配了空调和电视机。“有信任,才会产生亲情,变两家人为一家亲。我们管保姆叫大妈,小孩叫她奶奶。我们家用的钱经常放在餐桌上,要用时就叫大妈自己拿。”打完电话的王国元介绍说。有时来了客户,忙到晚上九十点钟,戚大妈始终陪到深夜,没半句怨言。

  在盈中村村民李永法家,40岁的江西保姆杜生芝把丈夫、儿女都动员到新街一起生活。让她感动的是,主人在较短的时间里,为她的三位亲人都介绍了工作。现在,杜生芝一家四口人,一年下来至少能挣上三四万元钱,比在老家种地好多了。

  在管兴芳家,30多岁的潘香是本村10多位保姆中最年轻的。她说:我手脚利索,除了为主人家做饭炒菜、搞好卫生外,空余时间就帮着主人在房前屋后的苗地里拔拔草、打打药水。她说:能多做点就多做一点,这样心里踏实。  据悉,作为中国花木之乡的新街镇,村村有苗场,家家种苗木。苗农的生意越做越大,很多农户把生意做到了区外、省外。钱袋子鼓了,料理家务的时间却少了,请保姆的家庭就越来越多。像王国元、李永法、管兴芳这样请上保姆的农户,现在有百余家。

来源: 萧山网—萧山日报  作者: 记者 傅展学 特约通讯员 应长根  编辑: 施袭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