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钱塘人物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为农民解忧是分内事”

——记建德市大同镇国土资源管理员童金芳
www.zjol.com.cn  2005年09月28日 08:52:53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建德市大同镇国土资源管理员童金芳每月手机通话时间在1000分钟以上,摩托车每月要跑1200多公里。可是,他每天只给家里打两三个电话,从单位到家也不过四五公里,那么他的手机费和汽油费,都花在哪里了呢?

  童金芳的本职工作是管理土地资源,可他揽下了全镇农民宅基地纠纷的调处。在别人的眼里,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分外事。但是,共产党员童金芳心系百姓,为民解忧,除了电话费和汽油费,付出的更多的是心血。

  大家的气我来受

  在农村,宅基地纠纷很常见,往往导致兄弟打架、父子反目、邻里成仇。

  去年,葛岭村70多岁的叶金根想造一间养猪的辅房,邻居纷纷反对:“养猪的脏水随便外流怎么办?”于是老叶不得不找到童金芳请求帮助。童金芳挨家挨户上门劝说邻居,把他的调查结果讲明白:老叶家种菜收入太低,想靠养猪贴补;辅房建造可以想办法,不让臭气臭水影响到邻居。经这样的劝说后,邻居们才答应让老叶造辅房。

  “看着辅房造起来了,我真高兴啊……”叶金根说,1998年造新房时,也是童金芳帮忙解决了宅基地纠纷。当时叶金根与6家邻居因为宅基地纠纷多次闹上法庭。他刚砌起墙角,就被邻居推翻,房子没法造下去了。

  最后,这个矛盾还是在童金芳的协调下解决了。童金芳告诉记者:“农民兄弟之间很多的纠纷,有的时候是为了争一口气,谁也不肯受这口气的时候,我来帮大家受。”他到这家,听这方面的责怪,他去那家,听那方面的抱怨……等到矛盾双方的气消了,这时候他再说清楚各方的理由,让双方各退一步,也就容易解决了。

  真心能解死疙瘩

  农民兄弟重利更重情,用感情感动他们,再死的疙瘩也一定能被解开。

  最近一年来,老童三天两头往黄姓两堂兄弟家跑。因为黄家村黄恢夏、黄恢武两家之间的宅基地纠纷开始于10多年前。两户人家一南一北相隔不到3米,堂兄的院子挡住了堂弟家外出的通道。虽然堂弟可以从别人家的通道外出,但是他始终觉得应该拿回属于自己的外出通道。去年,双方矛盾已经激化。

  童金芳与黄家两兄弟谈了一次又一次。这对农民兄弟觉得这个基层干部很亲近,后来便一股脑儿把心里话全部说了出来。黄恢武说:“他真的和那些凡事都要‘研究研究’的干部不一样,愿意听我们农民说话。”

  在童金芳的积极奔走下,今年7月19日,有关部门为黄恢夏、黄恢武两堂兄弟召集了第11次协调会,双方终于接受如下结果:黄恢武可造房,但要留出宽4米的通道给黄恢夏。一场15年的宅基地纠纷终于化解了。

  厨房成了办公室

  为在第一时间解决矛盾,童金芳去年9月自费印刷了5500封《致农民兄弟的一封信》,分发到他所在的大同镇劳村片每户农户手里。在信里,童金芳说,“我的手机将24小时开机,农民兄弟只要碰到宅基地纠纷,请与我联系,我将在最短时间赶到现场。”

  发信后,农民兄弟的电话接连不断,童金芳工作时间从8小时拉长到了12小时,中午没有了休息时间,双休日开始变成了“有空才休息”。但是他看到,上访的农民少了,由市长热线转交的事也少了。

  可是,每天傍晚来童金芳家的老百姓却多了。或来咨询建房政策,或来请教帮忙。童金芳经常是一边炒菜做饭,一边向农户们讲解政策法规,他的厨房也成了另一个办公室。

  “说句真心话,我个人多费一点手机费、油费,是小事情。农民朋友碰到困难是大事。我尽量多解决一些,尽量多调解一些,让农村的矛盾减少,大家安居乐业,这才是我最盼望的事。”童金芳说道。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张雪南 阮奇 傅卫权  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