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注定是一个变局多多的年度。上半年浙江经济在继续保持快速平稳增长的同时,出现了“三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工业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三回落”,而且回落的幅度比较大。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1~8月,同样遭受国际市场商业壁垒的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34.6亿美元,增长59.5%,前8个月同比净增出口12.9亿美元,拉动全省外贸出口增长10%。尤其是8月份,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月出口额达到5.25亿美元,首次突破5亿美元,单月出口额创历史新高,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了进一步的优化。在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前十位的省市中,浙江省名列第三。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已连续6个月超过7%,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1个百分点。
透过这些干巴巴的数字新闻,我们解读到了一个答案和多个故事,一个答案就是——浙江自主创新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正高歌猛进,多个故事就是——中国浙江的科技企业和科技企业家们或关山飞渡驰骋欧美,或突破壁垒深入虎穴,或跨越重洋挥师横戈。财、智、仁、勇的4700万浙江人民正在强烈感受来自浙江经济核心层的自主创新冲击波——浙江省的一大批优秀科技企业和科技企业家,高举自主创新大旗冲出国门、闯荡海外市场、书写一个又一个的传奇篇章。
吉利中国龙惊动法兰克福
“2015年吉利的产量将达到200万辆,其中140万辆出口或在海外生产。”这是“中国汽车狂人”李书福前不久受邀参加世界顶级的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实现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国外参展零突破后的“狂言”,吉利在2004年出口轿车4846辆,占全国轿车整车出口总量的63.7%,是中国汽车业当之无愧的出口冠军。而就在这次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上,吉利又一举拿下了3000辆的海外订单。
9月13日下午,德国法兰克福车展,展览大厅首层4号馆,B15展位,204平方米展台,其背景——盛放的粉色牡丹,由美国著名设计师设计;其前景——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揭开一面五星红旗,五星红旗下是一辆轿车,名字叫做“中国龙”。这是中国第一款跑车“美人豹”的第三代产品。其前脸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脸谱。赶来现场助兴的,是中国的京剧。为了这场“演出”,吉利花了2000多万元。受邀法兰克福车展的企业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必须是自主民族品牌;必须是自有知识产权;必须有可观的市场份额;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含量。而吉利的变速箱,从生产线到自动控制软件,都是吉利人的原创,并填补了国内的一个空白。吉利最新研发的正是可变气门全铝发动机,功率达到103千瓦,升功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吉利名列中国汽车前8强,8年为40万人圆了轿车梦。“国内大厂哪个自主研发出了轿车自动变速箱?还不是由我们吉利造出来了!”李书福说。
汽车最主要的核心技术就是变速箱和发动机技术。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动挡轿车,自动变速箱基本靠进口。多年前,原国家计委就把它列为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并在上海和天津两地进行研发,其中,仅上海的项目就安排了5.5亿元人民币,但并没有进行下去。李书福请来了已经下马的天津自动变速箱项目组的负责人,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花了几千万元,研制成功了自动变速箱,并形成年产3万台的生产能力。让李书福更加满意的是,吉利自主研发生产的变速箱价格便宜得多,一台六千元,而进口一台要一万多元。
吉利号称研发出国内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智能助力转向器,还开发出从1升到3升全系列轿车发动机。今年6月17日,我国首家民营汽车研究院——吉利汽车研究院在临海落成,占地40亩,拥有专家和技术人员400多人。一期已投资3.5亿元,建成汽车造型中心、整车试验室、变速箱试验室、零部件试验室、材料试验室、整车道路模拟试验台等,已形成具有吉利特色的技术开发平台。研究院二期还将投资10亿元,建成试验大楼、噪音试验室、道路试验场等。
按法兰克福车展展期安排,9月12日至14日为媒体日;15日是以汽车业内人士为对象的专业观众日;15日以后为大众日。在媒体日期间,吉利的展台前,先后聚集着全球媒体的近5000名记者。特别是13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整个展厅都被媒体记者围得水泄不通。《中国汽车报》的记者这样描述:媒体日吉利汽车新闻发布会现场,当五星红旗徐徐升起,“中国龙”跑车展现在各国记者面前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而这个场面,在与吉利相邻的某国际品牌的新闻发布会上是看不到的。在一些德国汽车媒体那里,“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代名词不是红旗,而是吉利。
很多非常著名的企业巨头,比如通用汽车的董事长瓦格纳以及负责研发的副总裁鲍勃,都来到展台前,看得很仔细。也许,“瓦格纳”们并不关心来自中国的具体产品,但他们需要看看中国汽车还有多少年,可以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可以想象,吉利“中国龙”那张酷似京剧脸谱的前脸,一定给观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芬兰的一家分析机构认为:“来自亚洲的第三轮汽车浪潮,让人不寒而栗”。
万向集团万向节驰骋欧美
“到2009年,实现日创利润1000万元,员工最高年收入达到1000万元。”这是已经拥有1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的又一个豪情万丈的宣言,因为2005年上半年他们已经实现了日创利润600万元,因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核心作用正在越来越多的万向产品中源源不断地发挥出来。
上个世纪70年代,当万向集团的前身萧山宁围公社农机厂生产的农机配件进入国营公司包销计划、职工们都希望趁机扩大再生产时,时任厂长的鲁冠球却提出企业不能平面地搞低水平扩张,应瞄准市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决定从煅打犁刀、锄头改而专业生产汽车万向节。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与市场拼播之后,终于占据了国内65%以上的汽车万向节市场。
从1984年出口第一批汽车万向节开始,鲁冠球给企业设定的目标就是,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树立全球竞争力。1995年万向美国公司突破重重难关在以赛马著称的肯塔基注册成立。几年之后,万向美国公司像一匹黑马,先后收购了世界上拥有万向节专利最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美国舍勒公司和专业生产销售制动器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AI。到如今,万向连着在国外设立、并购、控股了31家公司,构建起涵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营销网络,成为通用、福特等世界汽车巨头的配套客户,海外业务量占据了集团工业销售额的半壁江山,真可谓关山飞渡,驰骋欧美。而自主创新的科技发展思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万向建立了集全国第二位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科技孵化中心、北美技术中心等于一体的万向研究院,目前拥有152项专利、450项新技术、新项目。仅1999至2003年,就累计完成科技攻关项目680项,开发新产品、新品种3807种,新增产值18.59亿元,有10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以万向钱潮传动轴公司为例,该公司是万向投资的中外合资企业,专业制造各类传动轴、电涡流缓速器、转向管柱等,公司各类高、精、尖专用设备400余台套,年生产能力120万根,2006年将形成200万根的生产能力。公司特别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传动轴研究所,具备AutoCAD、Pro-E(三维)、CAE、CAPP和CAM等研究开发和设计分析系统;拥有一流的试验、检测中心,各类台架模拟试验设备齐全,能进行汽车主机厂要求的各项产品模拟试验。凭着过硬的品质、技术软、硬件的保障,在充分消化吸收国外技术支持的基础上自行研制开发,形成自有核心技术和核心制造能力,已累计获得传动轴、电涡流缓速器、转向管柱等产品的国家专利近30项,不仅为提升企业的发展内涵和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提供了强大的基础保障,还使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传动轴生产厂家和出口企业,成为目前国内唯一的一家集传动轴与缓速器研发、制造为一体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
30多年来,鲁冠球致力于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万向的产品囊括了万向节十字轴总成、汽车底盘和悬架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轴承工程机械部件等汽车零部件产品。其中,主导产品万向节年产量已突破4000万套。公司的出口创汇年年大幅增长,2004年超过了6亿美元。
科技让鲁冠球马不停蹄——经过数年潜心研发的万向电动汽车刚刚跨出步子,2005年万向集团又有一个新的着力点——从单晶硅到多晶硅生产,这是一种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技术。鲁冠球说:“别以为汽车零部件搞的是机械加工,是传统产业,其实科技含量很高的,我们现在工业企业中就有1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但是,还要看到这几年国外在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研制方面进展非常快,我们必须紧紧咬住,千万不能被人家甩下!”
科技让鲁冠球豪情万丈——万向经过30多年发展,我们提出了“奋斗十年添个‘零’”的目标,就是到2009年,实现日创利润1000万元,员工最高年收入达到1000万元。上世纪70年代,我们实现了日创利润1万元,员工最高年收入达到了1万元,最高收入获得者是多劳多得的操作者,当时农村的“万元户”就是从乡镇企业里产生的;到了80年代,我们实现日创利润10万元,员工最高年收入也达到了10万元,那时候已经开始市场经济,营销人员拿到了最高收入;到90年代,企业实现日创利润100万元,员工最高年收入也达到了100万元,当时实行经营责任制,企业实行“大集团战略,小核算体系”,对外是万向整体,对内则落实责任制,经营管理者成为收入最高的员工;到2009年实现日创利润1000万元,员工最高年收入达到1000万元,最高收入我们估计会是科技人员,因为我们现在推行科技人员项目责任制,搞一个项目所产生的规模、产生的经济效益高,谁就有可能拿到。
康莱特新中药空降俄罗斯
“在俄罗斯和美国市场至少有10~20亿美元的销量,一旦实现了这个目标,在中国市场,康莱特抗癌药将免费发放!”这是为中国自主创制新中药进入欧美市场实现零突破的康莱特集团董事长、总裁李大鹏教授的“共产党员宣言”。
有关专家称,目前全球的中药市场销售规模已达到近千亿美元,但中国的出口量仅占不到百分之五,而且大多是饮片原料出口。中药出口的最大障碍不在中药本身,而在于中药从业人员不肯改变几千年来形成的制作技术、工艺与服用方法的心理障碍,而采用严格的西药质量标准制作的康莱特新中药的成功,不仅使中药从业人员突破了“中药只能用传统方法炮制”这一心理障碍,也纠正了长期以来在西方社会形成的中药是没有任何技术标准的类似“巫医用的巫药”的误解。因此康莱特在俄罗斯的全面进入临床使用,具有划时代意义。来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信息表明:抗癌中药康莱特注射液获得俄罗斯联邦卫生部批准,作为治疗癌症处方药在俄全面进入临床使用,这标志着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统中药制剂实现了走向国际的百年愿望,中国自主创制的新中药进入欧美市场完成了零的突破。
新中药康莱特注射液是“国家特殊贡献专家”、原浙江省中医院药物室主任李大鹏教授领导的课题组,经过二十年研究成功的高科技成果。它采用现代科技工艺、医学实验方法和严格的西药质量标准,从传统中药薏苡仁中提取分离出的既能抑杀癌细胞,又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抗癌活性化合物,研制成可供静脉注射的双向广谱抗癌乳剂。经国家权威医学研究机构证实,其抗癌机理具有多种作用机制,改变了中药抗癌只是辅助用药的观念,注射剂型可发挥药物百分之百的生物利用度,结束了中药只能口服的历史。
抗癌中药康莱特注射液从今年7月份开始空降俄罗斯,在俄罗斯各大城市全面上市。俄罗斯医学科学院院士加林在上市新闻发布会介绍说,康莱特注射液在俄罗斯最初被用来进行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试验。不久前进行的第四期临床治疗试验证明,接受康莱特注射液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有58%的人肿瘤缩小,23%的人肿瘤未发展,有18%的人病情恶化;接受康莱特注射液治疗1年的存活率为58.8%,接受治疗18个月的存活率为41.1%,接受治疗两年的存活率为23.5%。与化疗方法同时进行后,可以比单纯使用化疗的治疗效果高33%。
加林院士说,肺癌是俄罗斯男性最常发生的癌症,罹患肺癌的人在被确诊后的一年里有58%的人死亡,2003年俄肺癌致死人数和新患肺癌人数的比例达到0.92。他希望,康莱特注射液在俄罗斯上市后能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命,今后俄还应对这种中药制剂对其它癌症的治疗效果进行试验研究。
自2001年起,康莱特注射液开始在俄罗斯著名的布洛欣肿瘤科学中心和俄罗斯X射线科学中心进行第二期临床试验,2003年12月该药获得俄卫生部颁发的药品注册证书,成为第一个作为处方药进入俄罗斯医药市场的中药制剂。
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科技部的重点攻关课题,该研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国家优秀专利奖等多项奖励。自1997年起,该研究成果由浙江康莱特药业公司正式投产,连续五年居于全国抗癌药销售第一。该药可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放、化疗使用,或手术前后使用。联合使用能显著提高疗效,可以防止和降低放、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2000多家医院临床使用该药,迄今为40万例癌症患者进行了有效治疗。目前,该药的活性化合物、制备工艺以及制剂配方均已获得中国、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利。作为对中药抗癌药物研究成果的肯定,李大鹏已被俄罗斯医学科学院聘为第十二位外籍院士,并被授予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博罗辛娜生物科学院士奖章。美国于2001年已批准康莱特在美国临床试验,预计再过3年后进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