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连线浙江公安”采访团来到浙江温州鹿城区公安分局进行采访报道。
鹿城区是浙江省温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面积2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2.3万。由于温州的市场经济发育较早,劳动力密集型的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据统计,2001年鹿城区登记在册的外来人口已达72万人,超过了常住人口数。外来人口的大量增加使鹿城区的X安状况错综复杂,刑事案件居高不下。前几年刑事发案每年以10%以上的幅度递增,2000年刑事发案高达13097起。
鹿城公安分局党委认为,公安机关内部运行机制不顺、运转不畅是阻碍刑侦工作乃至公安工作发展的主要原因。要进一步增强刑侦战斗力,实现打防良性互动,必须先从深化刑侦和派出所运行机制改革人手。因此,分局将公安工作建立在信息化的基础上进行规划,提出了以信息为支撑,“向机制要警力”、“向科技要警力”、“向机制要效率”的主张,全面开展公安机关内部运作机制的改革。
实现“从人到案”的转变,这是现代化刑侦模式的核心原有的侦查破案模式科技含量低、专业化不强,随着犯罪手段方式的日新月异己难以适应现代化侦查的需要。因此,要建立现代化侦查摸式,必须加强刑侦基础手段建设,这是提高刑侦专业化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刑侦工作走现代化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的关键所在。分局将刑事技术、刑事特情、刑事信息、阵地控制和刑嫌调控等基础业务和基础手段建设放到突出的位置来抓,以此作为推进刑事侦查专业化、现代化进程,实现破案方式向“从入到案”等多元化方式并举的转变。
在特情工作中,以建情质量和网络化建设为抓手,重点加强对高危人群、高危行业、高危区域的建情工作,突出在犯罪分子吃、住、行、销、乐等环节加大特情控制力度,形成了网络化的布局。
鹿城公安分局树立信息就是基础、信息导侦、信息强侦。信息促防、信息增效的理念,在采集、开发、管理、利用等环节精心经营各种信息资源,并与其他各项公安基础业务建设有机结合,有效地服务了现实斗争,提升了整体打防控效能。
以往工作中存在的公安基础信息采集、利用单一、封闭和滞后的问题,影响了公安基础工作为现实斗争服务整体效能的发挥。为此,分局教育和要求全体民警树立以下几种理念。一是新时期公安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与科技强警相结合道路的理念;二是跳出原来的“纸袋信息”、“口袋信息”和“脑袋信息”的狭隘基础范畴,通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形成一个覆盖全局领域的综合性的信息平台,树立“信息就是基础”和“信息导脑’、“信息强侦”、“信息促防”的理念。三是树立“信息增效”的理念,通过信息工作降低打击违法犯罪的成本,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四是要求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认识到“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做到“信息指导:决策”,从理念、谋略、体制、机制以及装备上做好打“信息战”的充分准备。
不断规范和拓宽信息的采集渠道,通过公安信息网平台,实现公安营务信息化
信息是推动公安工作发展的重要资源,占有的信息量越大、掌握信息越及时,工作就越主动。公安机关能否最大限度地占有和利用与社会治安相关的信息,实现警务信息化,是公安机关能否有效履行维护社会治安职责的前提之一。
本着“信息共享、多建多用、及时采集”的原则,规范和拓宽了信息的采集工作,做到及时。准确、全面、高质。在大量信息采集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整合,建立了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库、阵地信息库、案件资料信息库、人员信息库等四大信息资源模块。“违法犯罪人员库”包括历年被本局打击处理的各类人员以及重点人口、涉毒人员、高危人群、刑嫌人员等约14万条信息。2001年利用该信息库破案565起。“阵地信息库”包括遣送站、看守所、拘留所以及人才劳务市场、出租房、中介市场、手机市场、旅馆业、火车站等与社会治安相关的阵地信息。譬如,鹿城区每年有约4O万的外来人口通过劳务人才市场介绍到用工单位,将此信息联网后,任何一个民警都可以查询到外来人员的寻工情况。“案件资料信息”包括每天的刑事、治安发案信息、现场勘查信息和串并案件信息等等。“人员信息库”包括常驻人口、暂住人口等信息,四大模块的信息库建成后,分局还将日常工作采集及时输入和网上更新。
分局十分注意运用信息促进防控工作,积极推进“网络防控”警务和外来人口网上分层次管理、网上控制工作。坚持利用信息资源综合分析全区每日、每周、每月、每季的刑事发案、治安乱点、高危人群、外来人口中重新犯罪对象等情况并及时上网发布,使广大民警能准确地掌握全区刑事发案规律。作案手段特点以及犯罪的高危部位、人群、时段等信息,从而指导开展防范、管理工作。如通过对违法犯罪的外来人口暂住地和籍贯地的分析,据此开展了出租房、私人客栈的专项整治行动,收到较好成效。
树立“品牌”意识,用发展企业的思路塑造公安机关的形象,已经成为鹿城区公安局建设新时代公安队伍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