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
“朱老师,听说你下岗了?你还好吗?”昨天,在记者采访朱淼华的时候,仍不时有学生打电话给他。近日,《人民日报》上关于“好老师下岗”的报道引起了浙江大学师生的极大关注,这位在浙大工作了20年的哲学系讲师,如今已被推到了争议的风口浪尖。记者昨天专赴浙江大学一探究竟。
事件回放: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下岗”
48岁的朱淼华今年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的一名普通讲师,他开设的公共选修课《西方艺术史》在学生受欢迎达10多年,在浙大BBS上曾有学生“跪求”、“裸求”他的课堂笔记,“玫瑰花节”时甚至有学生在课堂上当堂献花。不过朱淼华也同样存在“软肋”,从教20多年,他没有论文和科研成果,按浙江大学岗位聘任的有关规定,在2003年的岗位聘任考评中,朱淼华被淘汰“下岗”,至今未被聘上。学校规定,连续两次未聘岗者必须调离学校或交校人才开发中心管理。如今,朱淼华虽然仍在上着课,却仍未签合同,学生和朱淼华都不清楚,继续无法竞聘“上岗”,是否就意味着被“挂”起来?
学生: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朱淼华的课在学生中确实有着相当的人气,学生对他的《西方艺术史》课程评价在同类课程当中也是名列前茅。“听他的课就是‘过节’啊,涵盖美学、哲学、艺术、宗教……穿插人生感悟、人生哲理,真叫人豁然开朗。现在理工科学生太需要像朱老师这样的老师和《西方艺术史》这样的课了。”一名信息学院的研究生回忆自己的听课经历满脸陶醉。他说前几天,浙大BBS上还有关于朱老师的议论,“大家都在讨论像他这样的老师究竟能否在大学中继续存在下去,他的课虽然好听,可是20多年了,没有任何科研成果、论文、至今还是个讲师,在目前高校严格的教师评价体系下,尴尬很可能是不能避免的。”
对于朱淼华教的课程,也有学生持不同意见。“我听过他的课,我觉得他的感性、激情和渊博,很容易激发理工科学生对文学与艺术的热情。不过从我专业角度听,他的有些说法经不起推敲。”一位美学专业的学生如此评价。更有学生认为朱淼华的课仅适合为理工科的学生做人文“扫盲”,适合在理工科学生中开设。
浙大老师也有对“受学生欢迎的课就是好课”提出质疑。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可能是这门课管得松,容易通过;可能是老师口才好,学生听课像是听相声;也可能是老师说话大胆,敢于抨击时弊。这位老师认为,学生的意见并非是评判教师的惟一依据。
人事处:不存在“下岗”一说
“2003年,浙大开始实施《教师岗位聘任制度》,综合考评包括教学、科研、学历和社会工作四个部分。如果一位教师,长期以来除开设公选课外,专业课一片空白,也没有发表学术成果,在学科对教师的业绩综合考察中名列末尾,没得到聘任也是自然的。”浙大人文学院有关领导这样说。
浙大人事处负责人解释,2000年出台的一份文件《关于岗位聘任的几点补充说明》明确,“下达各学院的岗位是指学校为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而设立的‘由学校发放津贴的岗位’,未能进入上述岗位的人员不能被认为是‘下岗’,这些人员中,不适合继续在学院工作的,可上交学校人才交流中心,适合继续在学院工作的,只要学院的编制数许可,可继续留在学院内工作,享受除校发津贴以外的工资待遇和其他福利,还可以参加今后的岗位竞聘。”
校领导:教师评价标准是高校难题
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倪明江说,“浙大对于大学老师的标准很清晰。浙大没有设立专门教学岗位,因为作为合格的高水平大学老师,应该做到教学与科研并重,光有学术研究而废弃教学不合标准,光有教学没有学术研究也不行。我认为作为一个研究型大学的老师,应该重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进入学科研究的核心,而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教师应把研究融入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的水平,而水平又体现在教学中。”
有人认为现在大学对于教师的评价体系过于苛刻。倪明江认为,当前中国大学正处在向高水平大学前进的过程中,在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破除过去遗留下来的大锅饭、铁饭碗的心理,考核制度的推出,符合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的要求。事实上,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等世界一流名校也有非常具体的教师条例,在相当长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建立了成熟完善的教师筛选体制,对这一条例的认同是建立在发展和成就之上的。
朱淼华:愿意成为改革中的“解剖”样本
在玉泉校区的教工宿舍里,记者找到了朱淼华的家。两面墙全都是书籍和碟片,“这道书墙我用了20多年时间收集,CD墙我用了十几年。”
近距离接触朱淼华可以感受到他鲜明的个性和特立独行的作风。而朱淼华本人也直言不讳:“我需要认可、需要理解,但不需要同情帮助,也不需要支持。”朱淼华平静地说,“对于我的个人生活状态,我觉得不需要探讨太多,我对我目前的状况知足了,我只是特例。”
对于由他引起的争议,朱淼华说,任何体制的改革都有过程,都要在循序渐进中完善,他愿意成为一个改革的“解剖”标本。朱淼华特别强调他的“个例化”:“我的个性很特别,我愿意承受由我的个性而带来的一切后果。”
明年,朱淼华就到50岁了,我们期待他的厚积薄发来打消周围的疑虑,来赢得更多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