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任务和建设重点
(一)主要任务
针对科技资源相对分散、联合创新能力较弱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需求日益增加的状况,通过整合科技资源,建立一批由若干家具有明显科技优势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试基地、科技中介机构和企业研发机构等组成的公共科技条件平台,使公共科技条件平台成为我省提供科研基础条件、设计重大创新课题、承担科技攻关任务、实施科技成果推广、服务广大中小企业、锻炼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创新载体。
1.构建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基础条件保障体系。整合、重组和优化现有大型仪器、科技文献、实验动物、科学数据、科技信息、动植物种质资源等科技资源,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科技资源,搭建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加快科技资源信息化、网络化步伐,有效改善科技创新条件,增强持续发展能力,为科技长远发展与重点突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构建行业专业创新平台,为我省行业领域科技创新提供公共科技服务和创新载体。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环境资源、现代服务业和健康与安全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通过整合科技资源,建立由若干家具有明显科技优势的科研单位、社会诚信度高的中介组织和科技资源丰富的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科技创新载体,提供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开展从科研到产业化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促进人才、技术和科研设施等科技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3.构建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针对我省块状特色经济发展的需要,集聚行业创新资源,构建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技术转移速度,增强产学研协同攻关能力,为突破一批与块状经济和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共性关键技术创造条件,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区域竞争能力。
(二)建设重点
1.建设和完善一批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1)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建立以省科技信息院为核心、主要科研院所和浙江大学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为依托的共建共享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与国家和长三角地区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引进国家科技图书文献镜像系统,逐步建立各类文献二次统一检索体系;以科技网为载体,建设宽带专用网,形成数据、信息的无障碍传递;以门户网站为窗口,统一对外开展各类文献服务。
(2)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
整合浙江省大型仪器设备资源,进行开放共享和系统优化,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最大程度地降低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的成本,促进区域科技的整体发展;减少仪器设备的重复购买和闲置,为政府采购大型仪器设备提供评议和咨询。加强与国家和长三角地区大型仪器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仪器的综合利用效益;进一步完善共享机制,推动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性资源共享网络。
(3)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
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效集成现有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资源,提升实验动物质量、改善动物实验环境、加强质量监督、加快人才培养,逐步建立起具有我省特色、覆盖全省的实验动物繁育、应用研究、质量监控和实验动物管理协调网络,为我省科研、生物医药的安全性评价提供高标准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条件。
(4)科技成果共享服务平台
搭建以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为基础,以各类科技中介机构为依托的科技成果共享服务平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和服务平台建设,以企业技术难题招标、政府科技项目招标为主,吸引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科技人员的积极参与,构造产学研结合的桥梁,带动技术供方市场和技术中介服务市场的形成,促进科技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
(5)生物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整合完善我省现有的国家、省生物种质资源保存库(圃),加强动物、植物种质资源,微生物菌种,生物标本等资源的搜集、保藏和安全保护,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生物科技资源保护体系。以提高浙江人口素质为目标,建立健康缺陷人群、特殊体征人群等特征分析系统,提高人口出生素质。
(6)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打破条块分割,整合集成相关单位、部门、行业、地区长期持续积累的科学研究、科学测试、科学监测、科学观察、科技普查、科技统计以及省科技计划项目数据等基础数据资源,进行整理和建库。抢救濒临丢失的重要科学数据,加强重要历史资料的数字化。加强各类科学数据的管理,加强与国家科技数据的链接和信息交换。开展高水平数据产品的综合分析和深度开发服务,按领域分别构建科学数据中心或科学数据网,形成完备的科学数据分级分类共享服务体系。
(7)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有效集成全省专利等知识产权资源,加强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建设和二次开发、利用。构建我省重点领域和行业的知识产权数据库,开发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和战略评价、分析系统,加快知识产权的产出、转化、应用和扩散,搭建服务便捷、准确、优质、规范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8)标准化技术服务平台
整合技术标准研究和验证资源,开展农业、能源、环境、公共健康与安全等方面的基础性、公益性技术标准研究,开展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标准研究;开展与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工作相关技术标准的支撑性研究,提高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提高技术标准研究和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