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产经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磁悬浮催化沪杭同城效应 沪杭两地签署深化协议

www.zjol.com.cn  2006年04月12日 09:04:56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如果说,在过去2000年中,杭州是因河而兴、因湖而名;那么,在新世纪新阶段,杭州将因线而强。”昨天,杭州市党政代表团赴上海共商合作大计,省委常委、杭州市市委书记王国平说,“这个‘线’,就是沪杭磁悬浮。沪杭磁悬浮的开通,对于杭州这座城市的发展来说,其意义不亚于运河的开通和西湖的开发。”

  昨天上午,上海、杭州两地政府联合签署了《深化沪杭经济合作与交流框架协议》。提出了下一步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主要工作:“双方要进一步加强有关沪杭磁悬浮交通项目建设的沟通与合作,积极促成早日开工建设,深入研究磁悬浮专线开通后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新的合作形式。”

  上海多了一个西湖,杭州多了一条黄浦江。沪杭两地将真正形成“同城效应”。高速、便捷、大容量的客运通道,在沪杭两地之间快速驳接、集散人流,将使沪杭两地真正实现同城化,分属不同空间的沪杭两地将完全处在“同一时间”序列中。

  沪杭两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两百里沪杭,一小时往返”,意味着乘坐磁悬浮从上海到杭州,可能比乘坐地铁从上海南部到北部所需的时间还要短。

  第一张牌:人居

  磁悬浮将使“工作在上海,居住在杭州”成为现实,“钟摆式迁徙”的生活和就业方式将在沪杭两地之间变得十分普遍。

  昨天,杭州市房产管理局长杨坚用了这样的语言来描述“杭州人居”环境:“今年以来,杭州市有关部门采取了包括金融支持、降低房地产交易成本、完善公积金贷款和贴息办法、外地人购房入户等举措。如今,杭州房地产市场正呈现住房需求依然旺盛、供求结构趋于合理、楼市价格基本趋稳、消费观念更加健康、住宅文化更加突出等特点。”

  “如今,地铁建设正在有序进行,磁悬浮项目已获得国务院批准,杭州正以越来越大的魅力吸引外界人士前来投资和居住。”记者注意到,杨局长推介“杭州人居”时,不仅用了“居住”,还用了“投资”的字语。

  第二张牌:引资

  昨天下午,2006年杭州—上海经济合作项目推介会上,共有48个项目集中签署了合作协议,签约项目中,15个外资项目总投资3.72亿美元;33个沪杭内资合作项目总投资近百亿元。

  会上,杭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三项郑重承诺:一、杭州市出台的招商引资政策,均适用于在沪企事业单位来杭投资项目;二、杭州市已开放及今后开放的所有投资领域,均向在沪企事业单位开放;三、上海来杭投资项目需要杭州市提供的服务,我们一定千方百计优先提供、尽量满足。

  第三张牌:构筑“三大枢纽”

  杭州市提出要在基础设施、制度、理念等方面主动与上海接轨,着力构筑交通、信息和旅游“三大枢纽”:

  一是通过积极推进沪杭城际快速交通体系建设、实施沪杭快速轨道交通工程、沪杭高速扩建、沪杭高速公路第二通道、内河航运杭申线等工程,构筑沪浙乃至整个长三角南翼的交通枢纽;

  二是充分利用杭州信息产业相对发达、与上海联系更为紧密的优势,大力推进网络平台建设和世博信息直通,向杭州和浙江省企业提供有关世博会筹建信息,引导企业参与世博,努力构建沪浙信息枢纽;

  三是加强杭州与上海及长三角其他地区旅游业的联动发展,延伸华东旅游线路,使杭州成为长三角南翼的旅游集散地,努力构建沪浙旅游休闲枢纽。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魏皓奋  编辑: 朱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