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三问奉化“力邦村”
www.zjol.com.cn  2006年04月25日 20:36:43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说是村庄,可村民都是清一色的年轻人,五方口音都有,独无本地话;说是小区公寓,可在街道又有正式的行政“户头”;说是政府的公益项目,但民营企业在经营;说是企业行为,但每月18元的住宿费显然得亏本———

  东出浙江奉化市区8公里的乡间,有一片与当地粉墙黛瓦村庄风格迥然有别的小区。宽敞的水泥广场,四根白色罗马柱顶起一座拱门,上书“西坞力邦村”。

  民工为何叫村民?

  一片片绿地,将一排排鳞次栉比的五层楼舍隔开。记者漫步力邦村,走过绿树掩映的健身公园和配有整齐排放垃圾桶的楼道,推开一间寝室,布局很像大学生宿舍,只是多个闭路电视。精致漂亮的灯光球场,吸引村里的年轻人。来自河南开封的小周告诉记者,村里仅篮球队,就有七支男队,一支女队,还成立了羽毛球队、乒乓球队。

  网吧、邮局、医务室,超市、酒店、俱乐部,俨然是城里新建的大型时尚社区。自2003年12月建村后,目前居住着17个省市的近3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

  力邦村行政归属宁波奉化市西坞街道,但在当地的行政地图上还查不到。问及为何叫“力邦村”,村团支部书记、河南姑娘刘丽娜介绍:当初政府建造时把这里定为“外来人口公寓”。后力邦投资公司出资取得90%的股权,改名“力邦村”,除了要树公司的品牌外,更主要的考虑是想消除对外来人员的歧视。

  为让民工有主人的感觉,力邦村实行民主自治的管理模式。社区居委会下设宣传教育、治安调解、计生服务和物业管理4个委员会。现在,居委会班子包括书记和主任在内共7人组成,其中含由村民代表选举产生的4名外来人员。

  这些人可不是花瓶。村民要通过海选出来的村民代表,实现自己作为主人的权利和诉求。譬如,白天广播室经常播放摇滚乐影响上夜班的村民休息,生活用电收0.93元有点贵等问题,通过居委会很快得到解决。社区还设有帮助村民维权的工会。去年春节前,有家企业以生产忙为由,只给员工放3天假,盼望回乡团聚的村民通过工会与厂家交涉,最后争来了7天假期。

  心理咨询室,是为易受挫折或委屈的年轻人准备的。多媒体教室,是为半文盲准备的。受捧的各类短期培训班很实用,如《道路交通法》讲座,针对的是那些来自偏远山区连红绿灯也未见过的村民。

  每月18元住宿费,150元管饱。“力邦模式”如何做到不亏?

  力邦村最大的亮点是低廉的生活成本。记者为摸清2元钱套餐的“内容”,悄悄到宽敞的食堂看菜谱。这天的荤菜有红烧大排、五香鸡腿、冬笋肉丝,素菜有炒茄子、大白菜、土豆丝,汤类有榨菜蛋花汤、紫菜虾皮汤。民工只要花2元钱就可任选一荤一素一汤,米饭吃饱为止。正在就餐的安徽小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每天5元餐费计算,一个月只要150元,住宿费只要18元,水电费也不到12元。就是说,住在力邦村的村民每月只需180元就能生活下去。如果租当地民房,这点钱只够房租。难怪要求入住力邦村的外来打工者要排长队。

  问题是力邦村并不是政府办的福利院。当地政府一分补贴也没有,村里的事务管理和村民活动组织都是由西坞力邦村后勤服务有限公司完成的。那么,投资商为何热衷这桩赔本生意?投资方兼力邦村居委会主任蔡烈烽这样算账:一是每月18元房租肯定是亏的,但公司可从其他服务上得到补偿。如社区内经营的餐馆、歌厅、超市等消费。仅电话费一项,以每名村民每月消费20元计算,力邦公司一年就可赢利20万元。二是餐费尽管价很低,但靠规模效益并不亏。力邦村食堂同时还向附近的科技工业园区送盒饭,每餐供数千人就餐。三是由于力邦村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了公司的品牌效应,长远看,土地、楼房增值也是不菲的。

  如此算来,人口聚集带来的“民工经济”,综合效益远远超过低房租造成的亏损。“所以,为了规模效益,力邦村就要吸引更多的村民,而越要吸引就越要维护低廉的生活条件。最终,直接的受益者是民工。”为找到这种良性循环而得意的蔡烈烽说。 经营商、村民、企业、政府均成赢家,这是怎么实现的?

  几年的运转证明,力邦村的产业化运作,赢家不仅仅是经营商。 力邦村成了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招牌,企业招工的法宝。最早让员工搬进力邦村的辉同工艺品有限公司刘董事长说:“原来厂房、宿舍、办公室三合一,企业管理的负担很重。现在员工搬进了力邦村,住得舒心了,工作效率也高了。”英国投资者爱德华先生到西坞征用34亩土地建厂房,看中的正是力邦村提供的后勤服务。外来人口本地化,有效缓解了民工荒。据匡算,力邦村建成后,累计吸引了100多家企业落户西坞。

  社会管理部门更是高兴。外来人员聚集地,往往是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的高发区。但力邦村自建村以来,没有发生过一起重大治安、刑事案件,累计居住的约5000名村民中,没有一人因违法事件而受到治安处罚。个中奥妙,街道党委副书记李永正的分析是:一方面,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会,有了归属感,就会产生自律。另一方面,当地人不歧视外来人员,外来人员舒心。

  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外来人员。河南姑娘刘丽娜3年前从打工起步,公开竞选当上力邦村的团委书记,如今已是浙江省十大村团支书。小刘的体会是:住在力邦村,从来没有感觉到当地人对外来人员的歧视,相反,外地人与当地人在日常接触中逐渐产生了较深的感情。

  这几年,力邦村已有好几个年轻人与当地人喜结连理。通过力邦村,来自五湖四海的民工和谐地融入当地的社会生活。西坞街道主任傅岳柄告诉记者,政府计划在西坞的东部再造一个力邦村,其中将有一室一厅小户型的单元房,吸引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在西坞安家落户。

  编辑点评

  我们介绍“力邦村”,不是推荐一种赚钱的模式,而是推介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有益的尝试。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加速,民工生存问题、治安问题、子女就学以及民工荒等一系列问题,日益显露出来。对外来务工人员,虽然歧视和冷漠越来越少了,但如何善待民工仍然缺少实现的途径。 外来人员如何融入当地社会生态圈,可以说是个世界性难题。“力邦村”在组织管理、运行机制乃至文化建设上形成一套公平善待、接纳外来人员的新思路新办法,外来务工人员融入了当地社会,诸多难题得到有效化解;由于引进了企业化运行机制,民工的福利有了可持续性的保障。看来,把外来务工人员当作本地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所谓外来务工人员带来的诸多烦恼、问题总会有办法解决的。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何伟文  编辑: 徐晓峰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