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国家十部委去年11月联手颁布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无疑在国内创业投资者们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此前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制定并颁布《办法》的考虑之一就是完善创业投资法律保障体系。”
具体而言,由于创业投资企业在设立、投资运作和收益分配等各个环节上均具有区别于加工贸易类企业的不同特点,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定专门法律,来为之提供特别法律保护。
有报道称,国家发改委正在准备以牌照的形式对创投企业进行备案管理,第一批牌照可能在今年7月发放。目前,已有约50家企业在国家发改委备案。
蛋糕虽大风险不低
三花控股集团沈部长告诉记者:“投资光电项目后,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当初的设想是用两三年的时间完成产品产业化过程,再通过上市获得资本收益。然而两年过去了,不仅预定的上市计划还未进入轨道,即使是项目的产业化也因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未能如愿。我们现在的处境有点尴尬。”
三花的情况对于国内风险投资机构来说并非个案。《新浙商》杂志执行主编魏移新说道:“尽管部分浙商对风险投资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不少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后,因为经验不足,无形中增加了资本的风险。因此,尽管有兴趣,但是涉足这一领域的浙商们远没有其他领域的多。”
魏移新表示:“除此之外,‘控股’这一根深蒂固的经营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浙商前进的步伐。他们认为,如果给企业投资,一定要控股,这样才能将风险控制在手中。”
业内人士分析:“通常情况,一个风险投资项目从投入到得到回报的周期在5年左右,即便比较好的项目至少也要三四年。与一般投资相比,风险投资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成功率往往仅有30%,这还是比较乐观的看法。也就是说,风险投资商需要靠30%项目的收益来弥补70%项目的损失并获利。”
“当下,我国风险投资体制最大的瓶颈就是信用体系的缺失。”浦东科技投资公司总经理李勇军直言不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也持这样的观点。他认为募集民间资本的首要任务就是为风险投资建立一个诚信的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