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与思品·历史与社会卷:突现综合以人为本
2006年《思政与思品·历史与社会》学科的中考卷可用“形式三变化,内容五凸现”十个字来评价。
一、形式三变化
1.题型化繁为简。取消了判断题、填空题和小论文三种题型,保留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这样既与高考的题型相一致,又方便了学生答题。
2.题量由多变少。全卷共37题,比往年少了1—2题,使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时间。
3.范围由窄变广。试卷的选题更宽、视野更广,较好地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二、内容五凸现
1.凸现基础性。
2.凸现时代性。试卷紧密结合党的重大方针、国家意志、学生的热门话题、百姓企盼解决的普遍问题来命题。
3.凸现地方性。命题所体现的浓郁的杭州地方特色,可以说是今年命题的又一亮点。有关杭州的内容占10分,分别是22、26、36题,它涉及“一纵三横”、杭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缴杂费、杭州世界休博会等杭城学生熟知的大事,这也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关注生活、关注身边事”的具体体现。
4.凸现综合性。综合性特点的可见之处有三:
(1)基础知识有综合。如34题,以新中国的外交为主线,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主张、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等知识有机串联起来,体现了知识的脉络状、专题性,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关注共和国外交历程。
(2)能力运用有综合。如第34—37题,或以图片,或以文字资料,或图文并茂,呈现背景材料,多途径全方位地考查学生识别、提取、剖析材料的能力。
(3)思维方法有综合。如35题的PPE理论,从反方向思维呈现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意识。
5.凸现人文性。
考核内容以人为本;命题选材以人为本;卷面设置以人为本。卷面图文并茂,如卷首的漫画、卷中的福娃、卷尾反映新中国外交的四幅画面,全卷共达15幅图表,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刺激,避免了纯文字而产生的视觉疲劳;设问用语以人为本;答案要求以人为本。如非选择题第36、37题的评分标准不提供答案,只给出评分标准,充分鼓励学生多角度地回答问题,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