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不是送文化下乡的客体,而渐渐成为文化活动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海宁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独特之路:由单纯的“送文化”变为以“送”、“种”结合的格局。
“种”指的是“种文化”,就是在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搭建文化活动平台,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激发起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比如马桥街道组建了魅力马桥艺术总团,下设“巾帼”、“青春”、“文明”、“田野”等8个各具特色的艺术分团,200多名团员全部是普通群众。
据悉,村级文化队伍在海宁已有600多支。海昌街道双山村党支部书记范生荣曾向记者表示:“我们不在意演出水平,就是想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去年该村举办了一场村民卡拉OK擂台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今年他们打算再办一次。
据了解,海宁还将文化阵地管理工作,纳入对镇(街道)工作目标责任制新农村建设考核的内容,纳入村(社区)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同时,各镇(街道)向社会公开招聘1名有文体特长的文化站工作人员,182个行政村每村都配备了1名以上的文体辅导员,确保活动有人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