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杭州城里狂风大作,瞬间闪电雷鸣,暴雨如注,西泠印社孤山社址上刚刚修剪过的苍翠古木,又一次抗击着大自然的突袭。雨过天晴,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西泠印社安然无恙地迎来了暴雨之后的宁静。
虽然躲过了一劫,但文物保护最怕“万一”,上周起西泠印社开始了为期3年的白蚁治理工程;而针对雷暴天气,从下周起,西泠印社将花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孤山社址上安装避雷针,“织一张防雷大网”。
其实,这只是文物保护的一小部分,西泠印社还有更庞大的文物保护规划正在规划、进行中。
|
西泠印社内被白蚁侵蚀的古树。 |
现场风雨过后,西泠印社安然无恙
像昨天下午这样的狂风暴雨在夏天很普遍,而树木被风吹断后把建筑物损毁的事情时有发生。
昨天下大雨的时候,西泠印社社委会的工作人员随时与位于孤山社址的社址管理办公室保持联系,了解建筑、文物的安全情况。好在不久以前,山上凡是靠近建筑物的茂密树木全部由园林部门进行了修剪,树木与建筑物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这个保护措施让孤山社址安然地躲过了昨天的风雨洗礼。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6月10日,中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当天,就是因为暴雨中树枝剧烈摇摆,刮倒了重点文物“汉山老石”石屋上的圆形顶尖,而断裂的顶尖又把石屋顶砸出了一个大洞。
依照原样修复屋顶整整花了半个月时间,而要找到相同的石材也苦煞了施工人员。为了避免文物再出现类似情况,西泠印社当即修剪了树枝。
不过,对于西泠印社这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生命安全”可不是简单地修剪几根树枝就能保证的。
记者在孤山社址上看到,一棵树龄已有220年的香樟树的树叉上有不少粉状的东西,工作人员说那是白蚁的排泄物。因为白蚁的蛀蚀,很多房子的木板朱漆剥落,露出了里面被蛀空的洞。其中一处房梁因为被白蚁蛀空,被迫换上了钢梁。据了解,西泠印社内大小17处建筑,七八棵古树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白蚁侵害。
让工作人员揪心的是,在山上潮湿的环境里,记载了西泠印社百年历史的石刻随处可见,但很多都风化了,或一层一层地剥落,或表面长满苔藓,字迹不清。这么多珍贵的石刻,一时间还找不到有效的方法来保护它。
行动谁能帮助我们?西泠印社寻找防治专家
由于杭州潮湿的环境很适宜白蚁生长,在几年局部的白蚁防治不见什么成效后,上周起,西泠印社痛下决心对白蚁进行一次彻底的治理。
7月7日,杭州市白蚁防治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带着小铲子、小铁镐在孤山上挖了20多个坑,在每个坑里,埋下一个个外型像手雷的东西。据说,这是白蚁检测装置,里面装了诱杀白蚁的诱饵。除此之外,他们还在地面的浅表层埋上了诱杀包。
这种白蚁防治方法是去年刚研究出来的,比起以前的药灭方法更环保。“首个疗程需要3年时间。”西泠印社文物处处长王佩智告诉记者,“1个月之后,白蚁防治研究所会来进行一次检测,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再作进一步治理,包括喷洒药物等。”
3年后是不是白蚁就会灭绝了呢?专业人士认为由于杭州气候适宜白蚁生长,而且白蚁会到处蔓延,它只在治理后的几年内有效,并非永久性的。
除了白蚁,雷击和风化也是文物保护的“敌人”。
以前,孤山社址的防雷措施仅限于孤山社址的最高点——华严经塔。很多年前,华严经塔上安装过避雷针,但现在针已经摇摇晃晃,还生了锈。
西泠印社计划花费20多万元,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孤山社址上“织起一道环行的防雷大网”。“虽然避雷针高达十多米,不过我们在选址安装时,会尽量不去破坏周围的景观”。
石刻风化腐蚀问题已经被西泠印社列为了下半年文物保护要着手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针对山上的石刻,我们已经尝试过很多种保护方法,比如,当时印泉的石刻一半字没了,我们使用了注射液体和排水的方法,但都没有效果,石刻表面还是一层一层地往下掉。所以,我们现在希望找一家权威的研究所,先在山上找一部分石刻进行防止石刻风化和腐蚀的实验,如果成功的话,再推广开来。”王佩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