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育受到严峻挑战
教育科办公室快成“专家门诊”
作为外来人口相对较多的拱墅区、江干区,最近,教育科的工作人员几乎都在忙外来务工子女上学的事,登记报名的、统计数据的、核对资料的。
拱墅区分管副局长郑乃汉天天在加班。“教育科办公室都快成了‘专家门诊’。”郑乃汉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因为有些外来务工人员证件不全,就整天坐在教育科,“说什么也要报上名”。局里专门安排了工作人员,对这些家长做解释工作。
“除了暂住证和劳动合同这两个条件,我们没有再增设任何门槛。”郑乃汉明确答复,只要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孩子,一定能顺利上学。“符合和基本符合的学生,加起来约1500名左右,我们尽量想办法解决,甚至可能冲破‘小班化’的底线。”
郑乃汉介绍,今年拱墅区最重要的就是对暂住证的把关。据了解,许多外来民工子女学校每年转校学生达上百人,而其中90%以上不办理任何转校手续,这给学校的学籍管理和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让我们头痛的是,暂住证的问题还是很多,借用别人的、乱改时间的,当时我们进行了抽查,180多张暂住证只有70多张是符合条件的。这种今天进明天走,对孩子的成长本身也是不利的。”
江干区不断挖掘潜力、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解决外来务工者子女就学问题,各个乡镇积极提供场地,闲置下来的村级完全小学的场地、师资等资源都被尽可能利用起来。
已经很久没有休息的分管副局长徐晖也很苦恼,对于杭州常住人口户籍调查可以精确到个位数,而对于外来务工者子女在招生之前根本不可预计,不要说规划,就连拿出个计划都很难。甚至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户家庭一下子带来七八个孩子,在沪、绍打工的兄弟姐妹的孩子全来了,这种情况明显不符合条件。
这两年,江干区外来务工者子女就学人数每年递增2000人,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1000人的学校每年要办两所!“学校不是商店马上可以开张,不是仓库马上可以存货,就算能在短期内解决硬件设施,但师资的培育肯定是‘慢功出细活’的,解决压力非常大”。江干区今年对劳动合同真实性和合法性加强了审核,为了保证符合条件的外来孩子能上学,江干区也提出了“小班化”让路的指导思想。
只要条件符合的都能上学
不符合条件的回原籍读书
早在2004年11月,杭州市教育部门就出台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杭就学的暂行管理办法(试行)》,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杭入学的条件做了规定:凡在户籍所在地有监护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且其父母或监护人在我市已取得暂住证并暂住一年以上,同时又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并由劳动部门认可的劳动合同或取得工商执照的,可以申请就学。面对外来务工者子女的入学增幅,教育部门态度鲜明:只要条件符合都能读上书;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进一步完善试行《办法》,尽可能扩容解决;不符合条件的回原籍读书。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程笑君认为,制定这样的政策,并不是为了“卡”住某些学生,而是因为杭州现有的教育资源已饱和,而教育资源的增加需要有个过程,管理部门不得不限定一定的条件,保证符合条件的学生优先上学。对于那些符合条件但却因为在附近学校学额已满而读不上书的学生,居住地的教育行政部门会统筹解决,择校无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