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产经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别人在犹豫他们已行动 看活跃在天际线上的浙商

www.zjol.com.cn  2006年08月01日 10:30:2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一条青藏线,带出世界屋脊关于资源、机会的信息;一条青藏线,带给浙商无限的财富想象。一向以敢为天下先著称的浙商,在这条横亘天际、举世无双的铁道线上,造铁路、开饭店、卖油漆、做编织袋……虽然还没到西藏,我们在这条路的大门口遇到的浙商,再一次向世人证明浙商的成功之道: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造一段铁路跟青藏线接轨

  赶到德令哈已经是半夜11点了。一整天,路上都没遇到城市,一下子看到县城成片的灯光,非常兴奋。

  一到德令哈,记者先赶到青海碱业有限公司借用网络传稿。一进门就被这家公司3万平方米的广场吸引了,气派、现代化是第一印象,要知道这可是一个只有7万人口的小县城。这家公司的负责人之一董利刚也毫不掩饰他的自豪——这是民营资本西部投资项目中最大的一个,总投资达30亿元,如今一期工程已经完成。

  青海碱业有限公司的投资主体是浙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我们听说青海适合开碱厂,就过来考察。因为纯碱是制作玻璃的第二大原料,随着浙玻的发展,我们迫切需要有一个自己的原料基地,来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董利刚想起初来青海时的情景记忆犹新:飞机到西宁后换汽车,颠簸了一天来到德令哈。这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平均海拔3200米,身体很不适应。

  “其实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就有很多人想来开碱厂,这里几乎随地都是资源。就是因为这里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不便,另外人们对高原建碱厂也有疑虑。”董利刚说,他们发现这里是一块宝地时已经心动不已,恰巧又碰上当地招商引资,计划用5年时间把德令哈建成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纯碱生产基地,碰到这样的投资机遇,他们决心留下来。(这就是浙商,当很多人还在瞻前顾后的时候,他们已经盯牢了机会。在他们眼里,所有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说干就干,2003年8月,青海碱业一期工程启动了,总投资16.3亿元,不到两年,一期工程就建成点火。“专家原来估计一期工程起码要用5年时间。”董利刚手指项目规划图笑着说。(这就是浙江速度,往往让人难以置信。对浙商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人人都说在高原所有的行动都要放慢节拍,浙商的速度却一点没受影响。)

  在巨大的纯碱包装车间,像面粉一样的白色纯碱从一个大管道里出来,工人拿着编织袋在下面接——这也是制碱过程中唯一一道需要人工操作的工序。包装后的一袋袋纯碱“坐”着电梯传输到运载车上,由运载车直接运进火车车厢。(厂里有铁轨!一段400米长的铁路从厂里通出去,直接连接青藏铁路。听说为了批这条铁路还费了不少劲,浙商真是无所不能啊。)

  董利刚兴奋地说,因为有了青藏铁路,运输成本一点都不是负担,还扩大了他们的销售范围,从去年10月份正式投产以来,已经销售了30万吨纯碱。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编辑: 朱小燕

相关稿件

[8月1日·一天精彩]杭州敲定住房个所税细则

·中国民企500强4成是浙商 杭州连续4年居全国第一 2006-07-29
·虚拟和现实结合 浙商创造网游盈利新模式 2006-07-27
·中东火线上浙商身影:犹太人做生意跟温州人很像 2006-07-26
·在以色列顶着炮火从商 浙商资本国际化取经犹太 2006-07-25
·20万浙商三峡"淘金" 三峡矿产"蛋糕"待浙商下口 2006-07-25
·大踏步"走出去" 境外创业浙商首尝"融资大餐" 2006-07-21
·青藏铁路停售团体票 浙江旅游团暂别"天路之旅" 2006-07-20
·铜价暴涨浙商四处寻铜 铜价过高采矿风险加大 2006-07-20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