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易房只要子女学费有着落
地点:金华郊区的新洲·阳光香榭工地
时间:20:00——4:00八小时
通讯员:徐元霄 记者:孙晶晶
一间不足5平方米的砖头简易工房内,一张双人木板床、一个炒锅、一个浴盆、一把小电扇就是其中全部的摆设。来自四川的木工夫妇冷仁军、王昆兰就居住在这样的工棚之中。
今年34岁的冷仁军出来打工已有10余年。3年前,冷仁军和妻子从广东辗转来到金华打拼,现在金华郊区的新洲·阳光香榭工地上做木工。
前天晚上8点左右,我来到冷仁军夫妇俩的家中。一进门,一阵热浪就迎面而来,打着赤膊的冷仁军正摆弄着锅铲做晚饭,这让原本就闷热的工棚中夹杂了一股油烟味。汗水不住地从他的身上流淌下来,像刚刚蒸过桑拿一般。
“在房间里烧饭很热吧?”面对我的疑问,冷仁军笑着摆了摆手,指着工棚前后两堵墙上的几个大窟窿说,“我们在造这个工棚的时候就想到这点了,早在墙上留了几个通风孔!”但是,在工棚中才待了几分钟,从背后溢出的汗水就把我的衣服浸湿了。
夜色渐深,我打算留在冷仁军夫妇的工棚内体验高温,冷仁军只能跑到其他工友的工棚暂住一晚。在简陋的床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块长条木板,好奇地问道:“这是干吗用的?”王昆兰无奈地告诉记者:“床太热了,睡在木板上凉快一点。”
尽管事先已经做好受热的准备,可是一躺在床上,我还是禁不住热浪的侵袭,额头上直冒汗珠,辗转难眠,距离一米之外呼呼吹风的电扇似乎都使不上劲。躺在身边的王昆兰笑着说:“你不习惯吧,等到半夜就凉快了!”
漫漫长夜,我几乎都是在半睡半醒中度过,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好不容易熬到4点,王昆兰起身下床烧早饭,我的高温体验才算结束。
-对话民工:为儿女的学费而煎熬
“只要子女上大学的学费有着落,就算天再热我也能忍过去!”躺在床上,我问王昆兰,打工这么辛苦,为什么还要出来,她这样告诉记者。
在小黑屋女工有地方洗澡就好了
地点:嘉兴梅湾街改造工地
时间:18:30——5:30九小时
记者:鲁佳
来自重庆的唐兴英是嘉兴梅湾街历史街区改造工地上少数几个女工之一,她的丈夫林刚则是工地上的泥瓦工。
他们夫妻俩住在工地上一间临时工棚里,大约10平方米左右,石灰水泥糊的墙,铁皮包的窗,上面是钢瓦,关了门就是密不透风的“小黑屋”。
晚上6点30分,记者走进了他们的“小黑屋”,尽管房间内一把电风扇很卖力地吹着,但记者一走进屋子,还是感觉一阵闷热,汗珠马上就渗了出来,温度计上的水银柱停在了36摄氏度上。
其实平时每天晚上他们都要在10点以后才回来睡觉,“屋子里太热了,早点睡也睡不着。”确实睡不着,虽然小唐已经把离风扇近的位置让给我,但还是很闷热,我几乎翻来覆去一夜没睡,唐兴英似乎是早就习惯了这样的闷热,很早就进入了梦乡。
-对话民工:让我们喝喝冰啤酒
林刚说:“现在是夏天,人家都有高温费,要是我们老板也能发点意思意思,让我们喝喝冰啤酒就好。”而唐兴英的心愿听起来更小,“工地里要是有个能让女工冲淋的地方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