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8月1日,当着浙江大学百余老师的面,新老两任校长的手握在了一起。
今年6月原校长潘云鹤离任,杨卫接任浙大校长(副部长级)一职。
52岁的杨卫是中科院院士,留美博士,此前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
浙大是今年以来第10所更换了校长的教育部直属高校。
父亲与儿子都曾在浙大读书
在交接仪式上,两任校长穿着几乎同色的短袖衬衫,人生去向却完全“相反”:杨卫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中科院院士,来到杭州接任浙大校长职位;而潘云鹤生于杭州,在浙大28年,今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正部长级),离开浙大后将至北京赴任。
一个52岁,一个60岁,两人颇具戏剧性的交接被媒体称为“南北易帅”。
老校长潘云鹤是个典型的“老浙大”。而北京来的新校长第一次亮相,就细数了自己和浙大的渊源:“我虽然主要生活在北方,但也和许多浙江大学的老师和领导们一样,与浙江大学有着不解之缘。”
杨卫的父亲杨光华1941年到1945年是浙大的本科生,抗战后曾留校任教。杨卫的儿子杨越,2000年到2004年在浙江大学就读。“今天我到浙江大学与同志们一起工作,我们家祖孙三代的浙大之缘终于圆满了。”杨卫说。
杨卫本人的经历与浙大倒没有多少渊源:曾在陕北插队,1976年,他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不久后,成为清华大学“文革”后第一届研究生;1984年,作为新中国第一批留美研究生,杨卫在美国布朗大学以优异成绩拿到博士学位。回国之后,1989年起担任清华大学教授,1997年起担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2004年9月,调任教育部。
7月31日晚上,杨卫乘坐飞机到达杭州,次日下午,他和老校长潘云鹤进行了一番长谈,“主要是些工作上交接的事情”。
8月3日,新校长二度亮相,对着台下22多位院士、20多个学院的院长和学术带头人,杨卫在报告中对浙大办学经费等相关数据信手拈来。杨卫还对国际国内的大学教育情况进行了介绍,“浙大可以找性质类似的大学比如美国的一些州立大学,做一个比较,这样对发展的情况可以了解得更清楚”。
“杨校长对浙大,是提前做足了功课的。”一位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