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 台州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枇杷种植大户有了“娘家” 果业合作社帮扶果农

www.zjol.com.cn  2006年08月22日 06:20:2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枇杷落市已两个多月了,但台州路桥桐屿大红袍果业合作社的社员们依旧难掩内心的喜悦:今年枇杷的生产、销售两头旺,合作社收购的200万公斤果子卖了1800万元,销售收入比去年增加了800万元。社员今年每股分红预计达500元,比前几年要高出100元左右。许多社员由衷地说:多亏有了大红袍果业合作社这个“娘家”!

  经过培训,农民种出了

  大如乒乓的枇杷

  枇杷好吃树难栽,这是过去路桥桐屿街道许多果农的无奈感叹。由于疏于管理,当时产出的枇杷仅桂圆般大小,每公斤才卖一两元。有人干脆让它烂在树上,“省下采摘功夫钱”。

  饱受枇杷种植之惑、贩销之苦的冯普德与7位枇杷种植大户、贩销大户一道,于2001年底成立了大红袍果业合作社,吸纳枇杷种植面积10亩以上的果农入社,力图通过统一管理、销售,提高枇杷的市场竞争力。

  “有了合作社,枇杷好吃树也不再难栽了。”盐岙村的金友法说。原来,大红袍果业合作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生产技术培训:每个月向社员分发“枇杷农事”传单;除了聘请5位农艺师不定期讲课外,还派经验丰富的社员分头到现场指导管理。

  “种植管理的‘花头经’蛮透,但效果还真不一样。”和许多人一样,金友法过去一味追求挂果数量,一株枇杷树结了50多公斤果,品质差、卖不起价钱不说,还使树“元气”大伤,来年挂果锐减。如今一枝枇杷头要疏掉2/3的花、只剩一两个果,但结的枇杷大如乒乓。老金说,别看一株树现在只产枇杷20公斤左右,但可卖160多元,是以往的4倍多呢。

  卖枇杷也要靠合作社的力量

  枇杷的销售周期仅20多天。随着全国各地枇杷的大量上市,竞争相当激烈。路桥桐屿枇杷缘何能畅销省内、上海和南京等地?大红袍果业合作社的许多人说:靠的是合作社的力量。

  不仅是品牌效应。近年来,大红袍果业合作社注册了“绿阳青”商标,并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去年,还推出了不同样式的精品小包装,结果在许多超市销售火爆。50只装的大红袍枇杷卖到了65元,折抵各种成本后,每公斤增值20元左右。

  更重要的是靠合作社的实力。大红袍果业合作社拉起了一支专门从事贩销的队伍,销售旺季达50多人,他们在与竞争对手“短兵相接”中不断拓展市场。

  埠头堂村的蔡桂林主要负责上海十六铺果品批发市场的枇杷销售。与前几年刚打进该市场时,福建枇杷贩销户多达20余人相比,如今福建摊位只剩下两三家,大红袍果业合作社“占山为王”,枇杷销量占了过半的市场份额。

  “不是我个人有多大能耐,而是合作社有‘底气’。”蔡桂林说,前年枇杷上市时,因上海天气不太热,产品卖不动,每公斤售价仅12元。一些贩销户因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纷纷退出市场。但蔡桂林依旧做“赔本买卖”,连续3天都及时向市场发货,结果与零售商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枇杷价格也触底反弹,一天就能赚四五万元。他感慨地说:“不靠合作社,谁亏得起?要想占领上海市场也就没那么容易。这就是合作社的力量!”

 [1] [2] 下一页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王国锋 洪卫 王依友  编辑: 傅歆

相关稿件

[8月22日·一天精彩]KTV版权费消费者埋单?

·农民种田省心了 绍兴兴农果蔬合作社生产服务好 2006-08-21
·江山:成立千人梨业合作社 2006-08-11
·嵊州“羲之”合作社的品牌让桃形李卖出了好价钱 2006-07-28
·我省首个行业联合产销合作社在苍南成立 2006-07-25
·洪合梨农合作社里尝“甜头” 2006-07-20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