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学子憧憬西部
昨天下午是“大学生创业与浙商精神的嫁接”“命题作文”的“开考”时间,出人意料的是,前来“应考”的不仅有浙江本土大学生,就连留学生也坐在了考场里。
毕业于韩国釜山国立大学的小朱已经是义乌一家外贸进出口公司的老板,此次专程从义乌赶过来,就是希望与西部浙商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他的脸上写满了期望:“我就是想过来了解一下西部的最新资讯,以方便自己做下一步打算。”
“我很庆幸来听这个报告会,使我对以后的事业有了新的想法。”在他的手里,记者发现了两张名片,一张是温端稿,另一张是王能新。“我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如果去西部创业,像我这样的留学生是否能获得创业优惠政策。”他解释说。
在小朱看来,西部现在最困难的是如何留住人才。他现场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我是白手起家,肯定要计较成本,如果在西部招人,估计给他月薪800元就行,而招东部人才,每月1500元工资还嫌不够。因此我担忧,若要去西部创业,能不能招到足够优秀的人才。”
毕业生都有西部梦
“我希望有一个更大的空间,最好是西部的实业公司。”浙江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傅翀说。他之前一直在IT业工作,感觉IT业很不稳定,所以希望有个稳定的工作,这次看到报纸上有100个西部的工作岗位觉得是一次不错的机会。他告诉记者:“在西部,危机与机遇并存,东部机会多,但是竞争也更激烈,所以西部是不错的选择。这次过来了解了一下,感觉这几个公司都不错。”
“今天听了这个财富报告会,更加坚定了去西部的信念。”陈海丹看上去是一位很爽朗的女生,“我的性格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刚进大学时,我就有了这个梦想。西部地大物博,有着更多的发展空间。不管今后能否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就我的事业,但至少我可以大胆地说我已经懂得生活、懂得生存、懂得吃苦了。”
浙商感叹不虚此行
昔日“西出阳关无故人”,今日“故人归来携君行”。报告会快结束的时候,年轻的大学生们一拥而上,递上滚烫的简历,接过滚烫的名片。
青海循化谢坑铜金矿董事长王能新动情了:“12年沉浮换来的经验,我一直想着写成一本书,现在我放心了,后继有人!我不虚杭州此行!”王能新说,西部浙商第三代,也许就将在这里产生。
人生的这个大考场,显然有人得满分了。因为4位浙商不约而同地对着话筒,大声公布了不轻易外泄的手机号码。“有事,来找我们!”温端稿挑起了这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