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商人刘伟(化名)一直认为自己的运气非常好。尽管他的贸易公司素来收益不错,但他觉得最成功的还是赶上了铜期货暴涨的这班快车。
目前身家千万的刘伟从2003年下半年投入期货市场的25万元资产,经过连番期铜投机,已达千万左右的规模——3年内,刘在期铜上获得了40倍的投资收益。
长线“糊涂”入市
40多岁的刘伟在上海拥有一家规模和业绩均不错的机械配件国际贸易公司。虽早在1996年就已进入股票市场小有斩获,但他认为,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投资决策是在2003年10月进入期货市场,赶上了期铜暴涨。
初入期货市场的刘伟,并不清楚期货投资和股票投资的区别。2003年10月,他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几乎满仓买入了当年12月份交割的期铜合约。
这次上涨一直坚持到2004年的3月——上期所的期铜价格上涨到每吨30000元左右——刘伟的资金规模随之接近400万元,投资回报超过5倍。
持仓过夜遭重挫
2004年3月起,刘伟碰上了他投资期市以来的第一次失败,“两个多月内,期铜跌到了24000(元/每吨),亏了不少。”
在该年3月到5月的这波下跌行情中,刘伟体会到,期货的杠杆效应不仅能带给他丰厚的收益,也能带来数倍亏损。为了减少损失,他的持仓时间越来越短,从3周下降到两三天,即使如此,这两个月内刘伟的资金也缩水到了200万元。
从2004年5月到2005年11月,上期所期铜价格在涨跌之间缓慢地由24000元/吨上涨至38000元/吨左右。在这段时间内,尽管刘伟还是以做多为主,但是他仍亏损100多万元,到2005年11月,其期货保证金仅剩不到100万元。
40倍收益退场
“那时候国际铜价已经涨到了每吨4000美元,这个价格是我刚进市场时不敢想像的。”2005年末,铜价涨至4800美元。虽然刘伟操作很少,但也略有斩获,因为投资正确的比例越来越高,他的保证金再次超过了150万元。
“大概从2006年开始,我每天都开始做多,即使2月份价格下跌一些,我也坚持了下来。”刘伟说,这是他入市以来获利最丰厚的一段时间。但策略上,刘不再如入市之初的长期持有,也未满仓进入,“最多的时候只有75%左右。”
2006年3月起,国际铜价一路上涨,直到突破8000美元。上期所的铜价也连创新高,到2006年5月15日达85000元。刘伟的保证金规模迅速增大,到国际铜价最高8800美元/吨时,其保证金规模已超过1200万元。
“从6000美元(每吨)起,我开始考虑铜最终能涨到多高,8000美元(每吨)之后我就感觉到差不多了,觉得应该收手了。”此后,刘伟开始不断降低投入比例。
到今年5月,刘伟停止了期铜上的投资。但他仍相信几位分析师的预测——国际铜价调整将到5700美元/吨为止——而实际到了6500美元/吨就开始反弹了,“谁知道调整结束后铜价会不会再创新高?”
据《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