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是山里人与外界连通的唯一通道,旁边的清澈见底的小溪,是养育着山里人的源泉。
在这个边远的山村,有个13岁的男孩,名叫戈旭文。今年刚读读五年级的戈旭文如今和70多岁的老奶奶相依为命。爸爸在他还没有出生之前就去了金华打工,而在他不到1岁大的时候妈妈也出去打工挣钱,内向的小旭文从那时开始就跟着奶奶生活。但苦难的现实远远不止这些,在他还只有6岁大时,妈妈受不了家境苦难,独自出走,离开了小旭文,此后就再没音讯。爸爸在外的打工所得成了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几经辗转爸爸去了永康做油漆工作,由于工作的随机性较大,许多时候都没活干,收入一点没有,再加上他自己的开销,一年下来,所剩无几。据奶奶讲,从今年年初到现在,旭文的爸爸只寄回500元。他们祖孙俩的生活只能靠婶婶、叔叔的接济,但婶婶叔叔家也不富裕,大家生活得都很不容易!
对这样一个家庭来说,旭文的学费便成了他们最大的问题,爸爸的工作仅支持他读到了三年级,此后便再没能力供旭文读书了。好在政府的关注下,通过县团委组织的活动,杭州第一人民医院的柴红英医生,得知他的情况后,便与他结成了帮扶对子,每个学期都会给旭文寄来学费,学校也根据他的情况给他减免了书杂费,每周还免费提供两次营养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旭文才得以继续上学!
不一样的经历煅造了小旭文的懂事和听话,听奶奶讲他很小的时候就会帮着奶奶做家务,年迈的奶奶种蔬菜提不动水,小旭文就每天放学后帮奶奶提水浇菜,也会帮奶奶起灶烧饭。说到这些的时候,小旭文害羞地笑了。
附近的村民都说,戈家小孩在家是个懂事的孩子,在学校又是个好学生,学校老师经常表扬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成为村里孩子学习的对象。
孩子的情感是简朴的,提起妈妈,戈旭文除了“恨”还有万分的想念,在他的脑海中一直存在着对妈妈最原始的印象。他很想妈妈回家,很想问妈妈为什么不要他,为什么别人家的妈妈都要自己的小孩而她不要?没有妈妈的疼爱,而爸爸又不在身边,只有已经需要被照顾的年迈的奶奶。小旭文所有的不开心、所有的委屈都只能憋在了自己的肚子里,随着漫漫时间的流逝慢慢地消化。、
在贫困的环境下,小旭文对生活憧憬却是那样积极、那样美好。戈旭文的理想很美好,他说长大了要当一名武警,还希望能赚很多很多钱很给奶奶和爸爸用,要造大大的房子给奶奶住,要让奶奶过上幸福的日子。并想对他们说:“谢谢奶奶爸爸的照顾,我要好好学习,改变自己!”他还要谢谢所有关心他帮助过他的叔叔阿姨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