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同学”前一个电话刚说要来看自己,后一个电话却说途中出了车祸,请老同学将“救急钱”打进指定账号。最后,钱和“大学同学”全都没了踪影。这样的骗局已发生多起。
昨天,西湖公安分局发出预警信息,提醒大家注意这类冒充老同学出车祸骗钱的把戏。而记者昨天在登录一些网上“校友录”时发现,依然能查到大量“老同学”的详细信息,正是这些信息,成为不法分子作案的“帮凶”。
“老同学”遇车祸一万元“救急”
9月5日下午1点,德加公寓的吴先生手机响了:“喂,吴××,你好,好久不见了,我是你大学同学戴菲啊。”一名操着广东口音的女人在电话里说。“哦,戴菲是你啊,大学毕业后已经十多年不见了,你现在还好吗?”吴先生听到多年不见的同学声音,高兴地说。“还好,我们好久没有见面了,这几天我在你们浙江衢州出差,顺道到杭州来看看你,你有空吗?大家一起聚聚。”
第二天,吴先生又接到了“戴菲”的电话:“老同学,不好了。我路过建德时出车祸,将一名老人撞倒了,现在正在医院,病人伤势还好,只是骨折。对方表示可以私了,但要一万五千元钱,我卡上一下子没这么多钱,你能不能先给我汇点钱过来啊。”“好的,好的,你先别急,我怎么把钱给你呢?”“和我一块儿来的同事可以去银行的,她叫王某,账号是工商银行开户的……你这次真是帮了我一个大忙,我回到家里马上还钱给你。”
吴先生接完电话,立即到最近的一家银行汇去1万元现金。钱汇过去后没多久,“戴菲”又打电话过来,称病人又昏倒了,需要立即动手术,问吴某能否再打3万元到账户上。这时,吴先生才醒悟过来,立即与其他大学同学联系,才知道真正叫戴菲的同学目前正在美国,根本不可能到衢州出差。此时,吴先生才恍然大悟。
同样的事情,翠苑一区的陈先生也遇到了,他接到自称是大学同学“成翠仙”的电话后,被骗去1万元。
已有20多人遭遇类似骗局
记者从警方了解到,从今年7月以来,我省公安机关已受理此类诈骗案件20多起,涉案金额30多万元。西湖公安分局负责办理上述两起案件的民警告诉记者,这类案件主要是利用老同学的关系,谎称在异地发生交通事故,然后通过汇款实施诈骗。
骗子往往告诉受害人说自己是大学同学×××,并声称近日因工作原因或其他原因驾车前往老同学处,希望给予方便或帮助预定房间。过数小时后,犯罪分子会再次打电话给受害人,说在途中出了交通事故,急需用钱救治受伤者或交付交警部门处理事故,并提供相应银行账号。
作案成功后,立即将手机和银行账号注销,且手机的机主资料和银行开户资料均为假名。
网上“校友录”成最大泄密源
警方称,这些犯罪分子的信息源主要是各大网站开辟的“同学录”、“校友录”等。
骗子一旦发现谁在同学录的留言栏里留下相关信息,就立即记下。然后直接打电话给事主,称自己是某某某,或者让受害人猜自己是谁。“假如事主随意报出某个同学的名字,那么骗子就会立即说,对对对,我就是某某某。”
“欢迎大家来杭州找我,我的QQ号是7832****,手机是1385812****”、“大家好,我到宁波上班了,我的新手机好是13988******”……昨天下午,记者随意登录“中国人”、163等大型网站上的“同学录”,发现即使不用该网站的用户名,也可以随意进入,查阅任何一个班级的留言栏。由于校友录中一般留下的都是真实信息,因此骗子轻易就从这些留言栏获取所需信息。
为此,警方特别提醒各大网络公司,特别是那些拥有大量个人资料或同学录信息的网络公司,应落实保密制度并建立网络安全系统,以免大量个人资料的外泄,成为犯罪分子的作案工具。
同时,警方支招:
招数一:一旦遇到类似电话,可以先打对方所称发生交通事故地的交警部门电话查询一下,是否发生车祸,如果没有,或者报警,或者不予理睬。
招数二:尽量不要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如手机号码、住宅电话)在网上公布,以免泄密。
招数三:接到这样的电话,不要光顾着惊喜,多问问对方大学时的人和事,从中发现破绽,或者通过其他同学,打听一下该同学的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