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结果我并不觉得意外。”电话那头,陈智乐的声音显得非常洪亮。
陈智乐是民进浙江省委会委员,今年民进浙江省委会向政协提交《实施品牌大省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他就是提案的主要撰稿人。
昨天上午,得知2006年度中国名牌榜揭晓,浙江有89个品牌上榜时,一向关注品牌建设的陈智乐认为,这是浙江近几年来重视品牌战略的结果,“能有这样的成绩,是必然的。”
11地市都有了自己的中国名牌
根据国家质监总局公布的2006年中国名牌榜,今年浙江上榜的共有81家企业89个产品,上榜总数居全国各省(市、区)第一位。
这是浙江历年来上榜中国名牌产品数量最多的一次,其中新增品牌57个。
到目前为止,浙江拥有的中国名牌产品累计已达195个,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广东(221个)。
值得注意的是,位于衢州的巨化公司申报的巨化牌HCFC—22制冷剂今年榜上有名,令衢州这个一直没有中国名牌产品的地市,终于有了零的突破,现在,浙江11个地市都有了自己的中国名牌产品。
作为主管部门的浙江省质监局有关人士认为,今年浙江能有这么多上榜品牌,的确不容易,“现在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且今年的评选要求也比以前高了。”
省质监局质量处处长助理张玉海说,以往评选,主要看企业规模、产品市场占有率等一些常规指标,而今年评选,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研发能力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等都纳入了评选指标,显然要求高了很多。“企业有没有流动博士后站,有没有高级别的研发中心等方面都要看。”张玉海说,而且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数据采用也更严格,以往评选时,企业的纳税额、出口额等等指标,有县(市)一级的地税、海关等部门出示的数据就可以,而今年统一要求有省一级以上的部门出具的数字和证明,“以确保数据更加真实可靠。”
世界品牌也要多起来
中国名牌榜的揭晓似乎来得正是时候,推进“品牌大省”建设是浙江近年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今年6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正式下发了《关于推进“品牌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品牌建设的措施,例如加强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建立专项资金、名牌产品政府优先采购等。甚至还建立了推进“品牌大省”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副省长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全省品牌建设工作。“我们浙江是直接由省委下发文件推进这项工作,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不过,长期研究品牌建设的陈智乐又表示,浙江的世界品牌很少,品牌建设还任重道远。“我们已经开展了千家企业名牌培育工程,由质监局重点抓这项工作。”张玉海说,为实施好这项工作,接下来,质监局将重点摸清楚这些企业的家底,以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扶持和培育。工程的目标是争取用两年的时间,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品,品牌经济的数量和规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