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定位:建成可供观赏、旅游、休憩的传统历史地段和特色区域
|
武林门“石库门”规划图
|
上海有个“新天地”,那片有着半个多世纪历史的石库门里弄建筑,被称为“凝固在建筑上的上海历史文化”。现在,当地已被公认为中外游客领略上海历史文化的现代生活形态的最佳去处之一。
杭州武林路西侧、教场路南侧地块内,也有着这样一组历史风貌较集中、完整的石库门建筑群落。近日,该地块保护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已获市政府批复。武林路“石库门”,是否会成为“新天地”成功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杭州版”?甚至更有所逾越?这一问题成为众多关心者的一个焦点话题。
下城区建设局副局长孙小勇昨日说,武林路历史地段教场路南侧地块保护规划建筑设计方案,规划范围东沿武林路,南至庆春路,北抵教场路,西至望湖宾馆后墙,总用地面积6676平方米,为武林路历史地段的重点保护区范围。
该地块内共有五栋上世纪初的传统住宅,其中两栋建筑形式为花园洋房、三栋石库门里弄住宅,是集中反映民国时期石库门建筑真实留存的传统居住空间。据考证,教场路口的一栋花园洋房为林氏家宅。而据传,林氏家宅的主人林鹤堂,正是北宋著名的隐逸诗人林和靖的后裔!
而武林路、教场路交叉口三栋石库门里弄住宅组成的建筑群体,呈“E”字形布局,内含临安里、迪心里和达三里三条弄堂。石库门建筑,以面临教场路的一栋最为典型———该建筑为连排式二层建筑,十开间,五进深,青灰砖的墙面,门楣和窗棂上都有精美的雕饰,后门还存有界碑《梅鹤堂林界》。
规划表明,该区块的定位将是可供观赏、旅游、休憩的传统历史地段和特色区域。方案提出,要着重体现“一条街、一组群、院落层叠相套、院弄相连幽闭”的地段格局,结合武林路特色街区建设,加大保护力度,使历史地段成为提升整个街区文化品位的载体。同时,武林路历史地段的保护,又不是一项纯“防御性”的活动,它不仅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和组织,也包括了对建筑与设施的现代化、活动条件的改善,用地综合开发利用以及表现城市地段特色等一系列内容。如地段内供水、供电、排水、道路修整等基础设施条件的完善,以及配套武林路女装街的地下车库等设施的建设等。
据悉,未来武林路“石库门”建筑内,将增加咖啡吧、茶吧等功能配套设施,以进一步提升女装街的品位,增加休闲氛围———对于“新天地”的遐想,自然而然地浮现于人眼前。
为切实加强对历史建筑的风貌保护,下城区历史建筑保护指挥部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对该地块做了大量考证、整理以及前期拆迁等工作,目前拆迁任务已完成70%。本着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的宗旨,下城区对于这些拆迁户的住房安排,将实行最低保障46平方米的较高标准。